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巧手包饺承古韵,,社区共话暖冬情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王子龙

一、活动准备:多方协作织就温暖网络

在冬至节气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社会实践小组的成员围坐在社区活动中心的圆桌前,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墨香。宣纸上的策划方案被反复修改了七稿,最终确定的“冬至饺子宴”活动方案凝聚着12位成员的集体智慧。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包饺子活动,更承载着让传统文化在钢筋森林中生根发芽的美好愿景。

活动筹备阶段呈现出教科书级的协同合作场景。联络组同学三顾茅庐般拜访社区居委会,用详实的数据分析打动了负责人:社区空巢老人占比达38%,新市民家庭占52%,传统文化活动参与度不足20%。物资组同学在农贸市场货比三家,最终与诚信商户达成合作,对方不仅承诺提供优质食材,还主动捐赠了50套环保餐具。宣传组同学设计的海报别具匠心,水墨风格的饺子图案旁题着“冬至阳生春又来”的诗句,二维码嵌入传统窗花纹样中,现代科技与传统美学在此完美交融。

最令人动容的是社区居民的热情反馈。70岁的张奶奶得知消息后,连夜缝制了二十个棉布围裙送到居委会;开饺子馆的赵师傅主动请缨担任技术指导;五年级的小学生乐乐用零花钱买来两袋面粉,说是要给活动“添把力”。这些温暖的细节,让筹备工作变成了社区情感联结的纽带。

二、活动过程:面粉飞扬间的文化交响

冬至清晨,社区活动中心变成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工坊”。三十张长桌拼成的环形操作台宛如传统文化的展演舞台,面粉的清香与欢笑声在暖阳中流淌。赵师傅现场展示的“三光”和面秘诀——手光、盆光、面光,引发了阵阵惊叹。当00后大学生小林用擀面杖奏出欢快的节奏时,来自山东的王阿姨即兴唱起了家乡的包饺子民谣,南腔北调在此刻奇妙融合。

活动现场俨然成为多元文化的对话现场。东北大叔演示的“元宝饺”饱满浑圆,江南阿姨的“月牙饺”玲珑精致,留学生的“创意饺”虽然形状奇特,却透着童趣。当来自四川的务工夫妻包出辣椒形状的饺子时,整个大厅爆发出善意的欢笑。这些形态各异的饺子在沸水中沉浮,恰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时代浪潮中的相遇与交融。

最动人的场景出现在午餐时分。志愿者们将煮好的饺子分装在青花瓷纹样的餐盒里,送往社区独居老人家中。透过氤氲的热气,我们看见李爷爷颤抖的双手捧住餐盒时眼角闪烁的泪光,听见独居多年的陈奶奶说“这是十年来最暖和的冬至”。这些瞬间,让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值得。

三、结语:在烟火气中重拾文化根系

这场持续六小时的饺子宴,最终包出了2386个饺子,但收获的远不止这个数字。当我们清理完最后一片菜叶,夕阳的余晖正透过玻璃窗洒在残留的面粉上,恍若给这场文化实践镀上了金色印章。来自韩国的留学生金美善在活动手册上写道:“今天我才明白,饺子皮包裹的不仅是馅料,更是中国人对团圆的渴望。”

活动结束后,社区微信群持续发酵着温暖。年轻妈妈晒出孩子人生第一个饺子的照片,空巢老人分享着收到的彩色饺子,物业经理提议将活动升级为季度传统文化节。这些反馈印证了我们的初心: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在市井烟火中的生命体。

这场社会实践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是发现传统文化传承的现代密码——它存在于社区阿姨手把手的教学里,在跨代际的笑语喧哗中,在热气腾腾的共享美食间。当我们以年轻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便不再是沉重的遗产,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期待更多这样的桥,能在更多社区架起,让传统文化的根系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愈发茁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2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赴长汀开展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追寻习近平总书记五下长汀足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重要批示,2025年2月1日至5日,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社会实…… 范彦欣 黄赛 俞玮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赴长汀开展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追寻习近平总书记五下长汀足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不进…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移动科普,传统文化复兴之路.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移动科普,传统文化复兴之路.新春佳节已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此期间得以集中展示。借此机会…

“清洁进行时·冬季大清扫”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优化社区环境,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2025年2月6日,淮北师范大学志愿者孙亚峰积极参与了叶集区长岗村“清洁进行时·冬…

科技馆里拓福字,亲子携手迎新春

为了丰富青少年的寒假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同时激发青少年对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年寒假“

故乡遥,何日归?回肠一似桑乾水,万转千盘绕故乡。山悠悠,水悠悠,心中不尽是乡愁。回家的路,是心中最温暖的期待。回家,…

最新发布

党旗扬社区,关怀促美满
党旗扬社区,关怀促美满在社会的和谐发展进程中,社区是最基础的单元,而党员则是其中温暖人心、凝聚力量的关键因子。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党员的先锋模范精神,“党旗映邻里,守望筑和谐”实践队联…
探寻剪纸魅力
与剪纸非遗传承人的交流,让我对传统剪纸传承面临的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年轻人兴趣缺乏、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使我越发强烈地感受到传承非遗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在讨论中,同学们提出制作剪纸动画并在…
寻索数字化传承径
.在文化馆参观山东剪纸非遗文化展览时,我被那一幅幅风格各异的剪纸作品深深吸引。山东剪纸风格多样,胶东剪纸线条细腻,多以花鸟鱼虫为题材,展现出精致之美;鲁西南剪纸则质朴豪放,常以民间传说和生活场…
曲阜师范大学:推动社区服务,促进知识传播
为积极响应社区服务、助力群众健康的号召,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矾星闪耀实践队于1月18日走入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菜园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多方面提升社区…
走进翠屏社区,共绘新春温暖画卷
走进翠屏社区,共绘新春温暖画卷2025年1月25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党旗映邻里,守望筑和谐”实践队走进济南市平阴县翠屏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此次活动以关爱社区儿童成长、弘扬传…
春风送暖入社区,喜气洋洋过新年
为了更好地回馈社会,提升自我,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利用寒假的时间,来到了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参与到了社区服务中。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基层社区的运作,同…
垃圾分类入乡村,绿色理念焕新颜
党的二十大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关键任务。在乡村,做好垃圾分类是实现绿色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曲阜师范大学“行社区志…
曲阜师范大学:【非遗薪火永续传】——武强木版年画
新春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矾星闪耀实践队于1月22日深入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年画博物馆进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爱心义剪进社区,温暖服务绘安康
爱心义剪进社区,温暖服务绘安康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关爱老年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2024年2月6日,“党旗映邻里,守望筑和谐”实践队走进济南市平阴县翠屏社区,开展了一场充满…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多元社区服务,传递温暖关怀
在当下社会,多元社区服务不仅是一种服务模式,更是一种传递温暖关怀的桥梁。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银路铜行”实践队于2025年1月20、2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开展以“多元社区服务,传递温暖关怀”为主题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