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曲园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团队以建校70周年为契机,开展“对话师者·共话成长”校友访谈活动。本次访谈聚焦校友卢翔远老师,旨在挖掘其求学经历与职业感悟,为在校学子树立榜样,同时为学校发展汇聚智慧,助力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
谋定后动,精心筹备——前期准备篇
活动伊始,团队深入研读卢翔远老师的学术背景与职业轨迹,梳理其与曲园的交集脉络。通过校方联络、资料整合,拟定涵盖“职业选择、校园记忆、教育使命”三大维度的10个核心问题。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模拟访谈场景,细化流程设计,确保提问精准、沟通流畅。此外,团队还提前探访曲园地标,从古朴的文学院楼到新建图书馆,从东门烟火巷到孔子像前,以影像与文字记录校园变迁,为访谈注入鲜活背景。
对话师者,共话成长——访谈过程篇
初心如磐:从曲园学子到教育燃灯者
谈及职业选择,卢老师坦言:“曲园不仅赋予我知识,更让我明白‘师者何为’。”他回忆,大二时一堂《教育学原理》课上,教授以“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的箴言,令他豁然开朗。自此,他立志深耕教育一线,用生命影响生命。
曲园印记:一砖一瓦皆是情
问及校园记忆,卢老师目光温柔:“最熟悉的莫过于西联教室,那里有晨读的熹微、辩论的热烈。”他笑谈曾为备战师范技能大赛,与同窗彻夜演练板书,窗外老槐树沙沙作响,“如今想来,那是青春最美的伴奏”。提及东门小吃街,他感慨:“一碗甏肉干饭,承载着同窗情谊,也沉淀着曲园人的烟火情怀。”
建言未来:守正创新育英才
面对学校发展,卢老师建议:“学科建设需‘顶天立地’——既扎根传统文化,又对接时代需求。”他特别提到校友会应成为“情感纽带与资源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对师弟师妹,他寄语:“既要‘读万卷书’,在图书馆沉淀学识;也要‘行万里路’,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担当。”
薪火相传,启迪未来——实践效果篇
本次访谈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团队整理出近万字的访谈实录,制作专题视频《师者·曲园》,在校内平台引发热议。许多学子留言:“卢老师的故事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东门小吃街的烟火气,原来藏着曲园人的共同记忆”。校庆筹备组亦采纳卢老师建议,计划在校友会中增设“导师计划”,搭建校友与学子长效互动桥梁。
七秩曲园,薪火不熄。卢翔远老师的成长轨迹,映照着一代代曲园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坚守。此次实践以访谈为媒,让历史与当下共鸣,让师者智慧与学子梦想交织,为曲园七十华诞献上了一份深情厚礼。未来,这份精神的火种,必将在更多曲园人心中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4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