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接力,丹心筑梦——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之课业辅导行动
寒冬腊月,北风凛冽,曲阜师范大学的一群学子却以炽热之心点燃了知识的火种。为践行“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校训精神,2025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济宁市多个社区与乡镇,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为期10天的课业辅导活动。志愿者们以专业知识为纽带,以耐心陪伴为桥梁,在寒冬中为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一、精心筹备,搭建知识桥梁
活动伊始,团队便确立了“精准帮扶、寓教于乐”的核心理念。为保障辅导效果,成员们提前一个月展开筹备:首先,深入调研需求。通过走访,团队了解到部分中小学生存在课业基础薄弱、寒假学习规划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亟需帮助。根据调研结果,团队将辅导内容分为“学科基础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和“兴趣拓展课堂”三大模块,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制定个性化教案。
二、因材施教,点燃学习热情
1. 学科辅导:夯实基础,突破难点
“这道方程题可以用画图法更直观地理解!”在社区活动室,志愿者正用白板为初中生讲解数学解题思路。面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团队采取“分层教学”策略: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从课本例题入手,逐步巩固知识点;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设计拓展题型,激发其探索兴趣。一位初二学生家长感慨:“孩子以前一提数学就头疼,现在每天回家都主动做题,还说要‘挑战更难的内容’!”
2. 方法指导:授人以渔,提升效率
“大家试试用思维导图整理历史事件!”在辅导点,志愿者带领小学生体验高效学习工具。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问题,团队设计了系列方法课:通过时间管理游戏、记忆技巧训练、错题本使用示范等,帮助孩子们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一名五年级学生兴奋地说:“原来背课文不用一直念,联想法真的有用!”
3. 兴趣课堂:启迪思维,拓展视野
为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感,团队特别开设了“趣味实验”“国学诵读”“手工创作”等特色课程。在乡镇小学,志愿者用“彩虹牛奶实验”揭秘表面张力原理,孩子们瞪大眼睛连连惊呼;在曲阜市辅导站,《论语》诵读声与欢声笑语交织,传统文化以生动形式浸润心田。
三、暖心互动,守护成长之路
除学业辅导外,志愿者们更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面对部分留守儿童的内向与敏感,团队通过“心灵树洞”“成长日记”等活动鼓励他们表达心声。在兖州区,一名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女孩在日记中写道:“哥哥姐姐们让我觉得,即使一个人也能勇敢向前。”此外,志愿者还向家长发放《寒假学习规划指南》,倡导家校共育理念,获得广泛好评。
活动期间,团队累计辅导学生200余人,开展特色课程30余场,发放学习资料500余份。
四、青春答卷,实践淬炼初心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总结会上,队长引用叶芝的诗句道出团队心声。十天的实践,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基层教育的艰辛与价值:队员小刘为了准备一节英语课,熬夜修改教案十余次;队员小陈冒雪骑行5公里,只为准时赶到偏远乡镇辅导点……这些瞬间,凝结成青春最珍贵的记忆。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播种希望。”志愿者在总结中写道。许多队员表示,未来将投身教育事业,继续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贡献力量。
五、步履不停,共绘教育未来
活动虽已落幕,但教育的星火仍在延续。正如实践团指导老师所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教育振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曲阜师范大学学子以实践为笔,以奉献为墨,在寒冬中书写了青春的炽热篇章。未来,他们将继续肩负使命,深入基层,让知识之光照亮更多角落,让教育之花开遍希望的田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7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