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教育价值。当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强调要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其中,这不仅能够提升课程吸引力和实效性,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将红色文化引入高校思政课能破解思政课“说教感”难题,以鲜活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吸引学生目光,切实提升课程质效,让大学生在学习中真切领悟先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强化社会责任感。通过实地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基于此,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队员赴济南解放阁,开展了一次以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深入探寻如何让红色精神更好融入青年学子成长脉络,为思政教育注入澎湃动力。追溯红色记忆,开启实践征程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队员参观解放阁文物,通过老照片、文献资料、革命遗物这种“见实物、看真景、悟实迹”的方式,深入了解了解放阁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红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参观解放阁的过程中,实践队队员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并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增强了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
以情为引,方能铸魂育人。在大学生思政课堂融入红色文化的进程中,以情为引是关键路径,情感共鸣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关键起始点。忆昔启今实践队队员与当地大学生进行了交流,探讨了大学生眼中的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话题,一位学生表示:“只有真正了解红色文化,我才真正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先辈们用生命为我们铺就了道路,如果能在思政课堂上学到这样的内容那肯定会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大家一致认为将红色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大思政课,才能以先辈热血激励青年,用鲜活史实助学子明辨方向、勇担使命。这些感悟正是大学生亲眼见证了红色历史后,引发的真实的内心触动,学生在共情中领悟先辈爱国、奉献、坚毅的精神内核。
因此,在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时必须要先激发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实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学校引导学生将共鸣中汲取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促使其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完成从知识汲取到灵魂塑造的跨越,真正实现红色基因传承下的铸魂育人。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参观解放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俣潇 供图凝聚实践结晶,赋能思政新程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根据参观和访谈内容深入总结和分析,结合所学所得,提出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学习生活的建议:拓展实践渠道,结合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可以开设更多校外实践基地,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利用新媒体传播,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将红色人物、事件和景点信息制作成短视频或文章,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融合课程教学,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直观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开展红色主题活动,高校可定期举办红色主题展览、讲座、竞赛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当下,时代赋予青年重任,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尤为重要。
站在新征程起点,高校当顺应时代要求,持续深挖红色资源富矿,让思政课堂与时代同频共振。青年学子们也应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以理想信念为笔,以担当实干为墨,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让红色薪火永燃不熄,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