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徐州1月17日电(通讯员 丁玉辉)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召下,曲阜师范大学“文韵聚心承自信,华脉赓续耀古今”实践队于2025年1月17日来到了徐州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寻之旅。
上午,实践队成员怀着期待与兴奋的心情踏入徐州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坐落于徐州市云龙山北麓,外观古朴庄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历史。刚一进入馆内,队员们便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包围。展厅内,柔和的灯光洒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上,仿佛为它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古彭千秋”展厅。这里陈列着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众多文物,见证了徐州自文明起源到锁钥雄镇再到现今形成“城下城”的叠城奇观的悠久历史。
在“天工汉玉”展厅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礼仪用玉、生活用玉、装饰用玉、丧葬用玉的基本情况。在众多玉石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玉片温润洁白,金丝纤细坚韧,共同组成了这件巧夺天工的绝世珍品。同时,这件金缕玉衣也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玉衣。队员们围在展柜前,仔细观察着玉衣的每一个细节,不禁对古代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据讲解员介绍,这件金缕玉衣是汉代丧葬文化的极致体现,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玉片的切割、打磨到金丝的拉丝、编织,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凝视着这件金缕玉衣,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庄重,感受到古人对生死的敬畏与对永生的祈愿。
图为徐州博物馆藏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玉辉 摄
“汉家烟火”与“金戈铁马”展厅分别展示了汉代农耕文化与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汉家烟火”展厅展出众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文物,如各类铁制农具以及形式各异的仓、灶、井、磨、猪圈的模型等,体现了当时徐州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水平。同时,该展厅还展示了在徐州出土的大量钱币与釉陶器、漆陶器等手工业制品,这些展品充分体现了古代徐州地区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金戈铁马”展厅则展示了在徐州出土的众多古代兵器。这些古代兵器反映了当时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技术水平,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进程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装备特点。
图为文韵聚心承自信,华脉赓续耀古今实践队成员观赏徐州博物馆藏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玉辉 摄
移步至“大汉气象”展厅,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精美的汉代文物。青铜器展区中,铜鼎庄重威严,周身纹理精致细腻,似在诉说昔日宫廷的辉煌;鎏金铜盘光彩依旧,彰显着汉代高超的金属工艺。这些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青铜器,从鼎、锺到勺、灯,种类繁多,既是实用器具,也是艺术珍品,反映出汉代贵族生活的奢华,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其中一些青铜器上的铭文,更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为我们解开了许多历史谜团。沐浴器展厅里,铜沐盘、扁壶、铜鉴等文物静静陈列,共同为我们展示了西汉楚国王室的沐浴礼仪。金银器展厅里,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金带扣格外耀眼。其工艺之精巧,造型之别致,令人惊叹。印玺、货币、饰品等金银器物,展示了汉代金银制作工艺的精湛技艺与独特审美。铜镜展区陈列了大量徐州地区出土的汉铜镜,充分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铸造技术。
图为徐州博物馆藏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玉辉 摄
接着,实践队来到了“佣秀凝华”展厅。这里的陶俑方阵规模宏大,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有的神情肃穆,仿佛在执行着重要的任务;有的面带微笑,似乎在享受着太平盛世的祥和;有的身姿挺拔,似在执戟站岗;有的飘袂若仙,好像正在迎着音乐翩翩起舞。这些陶俑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
通过此次徐州博物馆之行,“文韵聚心承自信,华脉赓续耀古今”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队员们纷纷表示,要把在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回学校,分享给更多的同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历史文化,共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7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