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碑前颂英烈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淮北这片土地上,无数英烈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做出巨大努力,在历史上也曾取得不凡的成就。尽管籍籍无名,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事迹依然值得歌颂,他们的精神依然值得传承。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总有那么一些人前仆后继,为民族解放尽一份力,发一份光。1944年4月,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起河南战役,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仍然采取“消极抗战,积极抗日”的政策。为打开河南抗战局面,给日军以痛击,党中央决定发展河南控制中原。同年8月,国民党顽军为阻止新四军西进,在小朱庄展开伏击。新四军在彭雪峰师长的带领下在这里留下了一段可歌可颂的英雄事迹。
入园便是一座肃穆的纪念碑映入眼帘,令人感受到园中庄严的气氛。环顾四周,芳草茵茵,静谧整洁的环境为英魂提供一处良好的休憩场所。陵园四周依次伫立着讲解牌,为人们详尽地介绍了这片土地承载的厚重历史,让后辈依然能够记得那些英勇的战士,那些感人的事迹,那份不朽的精神。
尽管小朱庄的战斗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烈士们的事迹与精神仍令人感动。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提刀纵马的王长金战士,纵使腹部被刺中仍从敌军中取将领首级;你也可以知道于思贤指挥,即便肋骨被打断仍在炮火中守战场一线。战斗的胜利自然值得欣喜,但战斗的惨烈更是值得铭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辈们身体力行,切实践行了对人民、对祖国的承诺。
身处和平年代,或许祖国已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先辈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传承。传承那一份热忱,为祖国建设奉献一份力量;传承那一份坚强,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铭记英烈,传承精神,这或许是我们面对先辈时所能交出的最好答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