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键纽带,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风土人情与价值观念。不同地区的方言,如同各具特色的文化密码,解锁了非遗文化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精彩篇章,让诸如传统音乐、舞蹈、曲艺等非遗项目得以绽放出独特魅力。但当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新兴媒体的广泛普及,方言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正逐渐被遗忘。这种趋势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守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2025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征程,在山东省、河北省等地展开深入调研,力求找到方言与非遗文化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有效方案。
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丰富的实践地点。最后,成员们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合,制作调查问卷,以便后期实践过程中进行发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