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徐欣宇)为深入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于2025年1月9日至1月12日,前往桂林市灵川县大圩古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纸塑狮头”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采访和记录,探寻大圩古镇纸塑狮头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及其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吴玉凤供图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首先拜访了当地著名的纸塑狮头制作师傅——周师傅。周师傅是大圩古镇纸塑狮头制作的传承人,拥有数十年的制作经验。在采访中,周师傅详细介绍了纸塑狮头的制作工艺,从选材、设计到绘画、成型,每一步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团队成员了解到,纸塑狮头的制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手艺,还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周师傅表示,纸塑狮头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传承面临困境。
图为团队成员记录师傅制作狮头的过程 张巍供图
除了采访周师傅,实践团队还深入大圩古镇的村落,走访了当地居民,了解纸塑狮头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意义。据村民介绍,舞狮是大圩古镇重要的民俗活动,每逢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舞狮表演,寓意驱灾辟邪、祈福迎祥。纸塑狮头不仅是舞狮表演的核心道具,更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纸塑狮头文化在当地的深厚根基。
图为团队成员与大圩古镇村民交谈 吴玉凤供图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还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了解政府对纸塑狮头文化的保护与支持措施。据悉,大圩古镇的纸塑狮头制作技艺已于2019年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还积极组织宣传推广活动,鼓励非遗传承人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制作过程,扩大影响力。然而,由于资金和设备的限制,纸塑狮头的制作工艺尚未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记录,非遗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图为实践团队采访政府工作人员 陈梦瑶供图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成员不仅对纸塑狮头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丰富了团队成员的课外实践经历,也为纸塑狮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将继续关注和支持纸塑狮头的传承工作,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0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