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返家乡:瞻淇鱼灯,传承非遗,点亮未来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安徽工业大学鱼灯

安徽学子返家乡:瞻淇鱼灯,传承非遗,点亮未来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时代的浪潮中,青年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当安徽学子踏上返家乡的旅程,与瞻淇鱼灯这一古老非遗相遇,一场文化传承与青春梦想交织的故事就此展开。
瞻淇鱼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起源于南宋时期,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工艺复杂,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心血。最初,鱼灯是为了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而制作,逐渐演变成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在那漫长的岁月里,瞻淇鱼灯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徽州人的生活变迁,成为了他们心中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象征。
安徽学子们在寒假期间积极响应号召,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活动,与瞻淇鱼灯不期而遇。他们怀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对非遗传承的使命感,深入到瞻淇村,探寻鱼灯背后的故事。在当地老艺人的指导下,学子们开始学习鱼灯的制作工艺。从挑选竹子、削竹片、扎骨架,到糊纸、绘画、装饰,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
一开始,学子们遇到了诸多困难。竹子的韧性难以把握,扎出的骨架不够牢固;绘画时,难以勾勒出鱼的灵动形态。但他们没有放弃,一次次地尝试,不断请教老艺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非遗传承的不易,也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子们通过亲手制作鱼灯,不仅掌握了一门技艺,更与先辈们的智慧和精神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瞻淇鱼灯,学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他们拍摄精美的鱼灯制作视频,记录鱼灯在夜晚点亮时的绚丽场景,配以生动的文字解说,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这些内容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点赞留言,对瞻淇鱼灯这一非遗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网友表示:“以前从未听说过瞻淇鱼灯,看了你们的视频,真的被它的美震撼到了,希望能有机会亲眼看看。”
此外,学子们还组织了瞻淇鱼灯文化展览,在学校、社区等地展示鱼灯作品和制作过程。展览现场,精美的鱼灯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学子们热情地为大家讲解鱼灯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以及自己的实践感悟。通过这些活动,瞻淇鱼灯不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古老技艺,而是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传承瞻淇鱼灯的过程中,学子们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他们将现代元素融入鱼灯制作中,尝试使用新型材料,让鱼灯更加轻便、耐用;在鱼灯的造型设计上,结合当下流行的动漫、游戏元素,使其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将瞻淇鱼灯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打造以鱼灯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鱼灯制作、观赏鱼灯表演,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面对传承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学子们毫不退缩。他们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瞻淇鱼灯的传承与发展筹集资金、拓展资源。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传承力量。
安徽学子返家乡传承瞻淇鱼灯的实践活动,不仅让这一古老非遗焕发出新的光彩,也为青年参与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们用青春的热情和担当,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瞻淇鱼灯,作为家乡文化的瑰宝,在学子们的努力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未来,点亮着文化传承的希望之光。而这些学子们,也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为家乡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非遗传承的事业中来,让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因为,传承非遗,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担当;不仅是为了留住乡愁,更是为了点亮民族文化的未来之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0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驱黄毒、灭欺骗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在家乡开展驱黄毒、灭欺骗。本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教育、案例警示等多种方式,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弘扬社会文明风气。诈骗最直接的危害就是…… 王宽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裁窗花写对联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回到自己的家乡参加裁窗花写对联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为家中增添了新年的装饰,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活动开始前,我们精心准备…… 王宽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 红色传承,初心筑梦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参观商丘虞城烈士陵园基地。参观烈士陵园旨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爱国精神,铭记历史,激励后人珍惜和平,奋发图强,为国家和民族复兴贡…… 姚新月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福禄双全,紫气东来

为了在春节期间展现与家人团圆的幸福美满,“凌烟渺渺,甘泉霖霖”七彩假期实践团成员姚新月于春节期间在家里进行几代人或者一家人的合影留念。此次活动以家庭的团圆和睦为核心,通过拍…… 姚新月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拥抱蓝色海洋,珍爱生命摇篮

为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海洋的热爱与担当,“凌烟渺渺,甘泉霖霖”七彩假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姚新月积极投身海洋保护海报及标语宣传活动,为守护海洋生态贡献力量。通过绘画保护海洋的海报…… 姚新月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家乡话传递新年祝福,情暖寒冬迎新春

在2025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家乡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到处都能听到熟悉而亲切的家乡话,传递着真挚温暖的新年祝福,“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姚新月跟朋友们一起…… 姚新月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回首家园、竹多屋,水还多竹

唯有乡水流我心这一生都有始有终,却能迎来我与家乡的相遇。为此,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姚新月拍摄并记录下了家乡的山水。数不尽多少年华,我始终想与它陪伴,听惯了多少离别,都曾团图…… 姚新月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查看全文 >>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防范诈骗很简单,拒绝诱惑心不贪

临近新年,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姚新月在寒假期间开展了反诈宣传活动。在当今社会,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小学生的压岁钱成为了诈骗分子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习反诈,从小学生做起…… 姚新月 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追寻三线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

为深入研究山东小三线建设的红色历史,增强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1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工弘功服务队于山东省济…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驱黄毒、灭欺骗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在家乡开展驱黄毒、灭欺骗。本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教育、案例警示等多种方式,…

潍院学子三下乡|展志愿青春,暖新年时光

为积极响应“建设和谐家园”的号召,1月22日至23日,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同心振乡”服务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展现出了奉…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裁窗花写对联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回到自己的家乡参加裁窗花写对联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为家中增添了新年的装…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 红色传承,初心筑梦

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王宽参观商丘虞城烈士陵园基地。参观烈士陵园旨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爱国精神,…

最新发布

家乡交通守护者:协防志愿在行动
2025年1月23日至一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曾斌杰同学跟随当地团委前往砖桥村十字路口开展交通协防志愿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为即将车辆高峰路口与交通员进行交通协管,维护交通秩序。…
湘皖共绘红
2025年寒假,我从安徽跨越千里回到故乡湖南长沙县,以“家乡红色大使”的身份参与杨开慧纪念馆的社会实践。不同于以往程式化的“讲解员”工作,这次我尝试以新创意与当地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红色文化“活…
“河”山壮丽映“海”阔,“福”路高歌涌新潮
“河”山壮丽映“海”阔,“福”路高歌涌新潮1月17日下午,为进一步扩大河海大学在福建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响应学校寒假社会实践号召,5位经济院学子组成宣讲团回到母校福清一中开展宣讲活动。在前期准备阶段…
汇方言涓流,成传承沧海
方言,恰如文化的活化石,默默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每一个独特的词汇、每一种别样的发音,都仿若岁月镌刻的印记,封存着先辈们的智慧、情感与生活百态,它绝非孤立的存在,而是深深扎根于民间,作为民族文…
安徽工业大学招生宣讲走进太湖二中,助力学子筑梦未来
安徽工业大学招生宣讲走进太湖二中,助力学子筑梦未来2025年1月1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招生团队走进太湖县第二中学,为高三学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生宣讲会,为迷茫中的高三学子指明方向,也为两校教育交流…
揽方言胜景,书传承华章
在华夏大地广袤无垠的版图之上,方言宛如熠熠生辉的璀璨星辰,醒目而独特,它作为地域文化最为直观且无可替代的标志,承载着悠悠岁月的厚重积淀,蕴含着丰富多彩、令人惊叹的文化内涵,更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志愿疏导交通,共创文明乡村
1月23日至24日安徽工业大学志愿者满怀热忱地回到家乡安徽省合肥市矾山镇刘敦社区开展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最终实践队员经由分配在刘敦街道安德利广场志愿进行交通疏导,为乡村交通环境作自己的贡献。志…
缅怀无名烈士,铭记抗战历史
缅怀革命先烈,铭记抗战历史导语:无名烈士是集体记忆中的永恒符号,代表着无数个未具名的生命以血肉之躯筑起和平的基石。他们可能是战场上的士兵、革命中的志士,或是灾难中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他们的“无名…
禁放烟火,守护蓝天:寒假禁放烟花爆竹实践感悟​
禁放烟火,守护蓝天:寒假禁放烟花爆竹实践感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这个寒假,我投身于社区禁放烟花爆竹的宣传实践活动中。本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宣传,却未曾料到,这段经历为我开启了…
源于梅村,荟聚河海
源于梅村,荟聚河海2025年1月19日下午,作为24届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学子,我们怀着激动与兴奋返回母校,不仅仅是为了怀念往事,更是为了给即将面对高考的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宣传河海大学,弘扬河海精神,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