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下乡:为乡村发展注入科技活力
导语:2025 年 1 月 20 日 - 2 月 1 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初锌燃梦实践队“化学助力乡村”实践团队,奔赴位于 山东省 济宁市嘉祥县的疃里镇开展“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紧密围绕化学知识在乡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村民的科学素养,推动乡村产业与环境的发展。
抵达 疃里镇后,团队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化学知识科普。在镇文化广场,队员们设置了内容丰富的科普展板。展板上,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洁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化学元素的奇妙世界、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等知识。为了让村民们更直观地感受化学的魅力,团队还进行了趣味化学实验演示。当无色的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瞬间变红,以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大量气泡时,村民们发出阵阵惊叹。队员们一边操作实验,一边耐心地向村民解释其中的化学原理,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针对农业生产,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他们发现部分农田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于是,队员们采集土壤样本带回临时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通过专业的化学分析方法,确定了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以及酸碱度。根据检测结果,团队为村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施肥方案,建议合理搭配使用化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同时,队员们还向村民介绍了利用化学物质防治病虫害的科学方法,如选择合适的农药剂型、掌握正确的喷洒时间和剂量等,有效提高了村民们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在助力乡村工业发展方面,XX 镇有几家小型的手工艺品加工厂,主要生产陶瓷制品和竹木制品。团队成员运用化学知识,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对于陶瓷生产,队员们指导工人优化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氛控制。通过调整燃料和空气的比例,使得陶瓷制品的质地更加细腻、色泽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合格率。在竹木制品加工中,队员们向企业推荐了新型的环保型化学涂料,这种涂料不仅能有效保护竹木材,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当下绿色发展的理念。
在环境治理方面,团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疃里镇的一条小河由于附近居民生活污水和部分企业废水的排放,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队员们对河水进行采样分析,检测出水中的化学污染物成分,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指标超标。基于此,团队为镇政府提供了一套简易可行的污水处理方案。他们建议在河边建设小型的人工湿地,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同时,向居民和企业宣传污水排放的危害以及正确的污水处理方法,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图片:
图片内容:大学生们讲授知识
张瑜伽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化学知识如同神奇的钥匙,为 疃里镇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对于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队员小李表示:“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乡村实际中,看到自己的努力能为乡村带来改变,我感到无比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决心。”
“三下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 曲阜师范大学 大学化学学院与 疃里镇的联系并没有中断。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入的交流与探索,让化学的光芒持续照亮乡村发展的道路,助力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
图片:
图片内容:做化学小实验的道具
张瑜伽供图
通讯员:张瑜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1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