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探究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调查“博物馆热”这一持续升温的社会现象,2025年1月14日至2025年1月24日,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破译者队伍的翟思甜前往河南省博物院、巩义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院、昆明市博物馆和云南民族博物馆进行调研,探寻作为蕴藏城市历史的博物馆文物对文创产品以及“博物馆热”的影响。
1月14日,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作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承载着中原地区从史前到近代的文化精华,其文物展览的设置也有的放矢。在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展示中,团队成员同文创商店负责人沟通了解到热销产品(如“妇好鸮尊”盲盒、“云纹铜禁”书签)的设计灵感即融合观众需求性与弘扬文物价值相结合,以达到通过文创产品来宣传博物馆文物的效果,同时也会积极考虑市场需求,使其更贴合大众需求。比如围绕“九大镇院之宝”打造系列产品,如“莲鹤方壶”雪糕、“杜岭方鼎”咖啡杯;与河南卫视《唐宫夜宴》联动推出“唐俑”文创,借势传统文化热点。
1月17日,团队成员参观了巩义博物馆,巩义博物馆以展示中原地区唐宋文物为核心,尤以唐三彩、宋陵石刻闻名。调研聚焦其如何通过文物陈列与地方史叙事展现河洛文化。其文创产品即围绕热销品进行展示如三彩马摆件、宋陵石狮纹样帆布包等突出地方特色。
在云南,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云南省博物院、昆明市博物馆和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院重视并鼓励文物产品的创造,增设多个文创店,以“孔雀纹样”“滇金丝猴”为主题的文创众多,如“牛虎铜案”金属书签等,产品类型丰富,各具特色。昆明市博物馆侧重昆明城市史与滇池生态,展现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展陈模式及市民教育功能。常设展厅如“滇池沧桑”展厅(对地质标本与古生物化石进行科学性评价),“昆明老城记忆”(对比历史照片与实物(如民国商铺招牌)的叙事效果)。该馆将重心多集中在实物模型的展示与观众体验(如数字化体验活字印刷)上。云南民族博物馆部分文创产品的手工制作过程仍然坚持手工方式,通过对文创商店负责人的采访中团队成员可以了解到在迎合大众需求与保持文化情怀之间负责人选择了后者,选择守护文化,让大众走进文化。
通过这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也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各博物馆通过精心的文物陈列和文创产品开发,不仅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历史,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未来,群众期待更多博物馆能够结合现代科技与市场需求,推出更多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文创产品,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2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