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持续进步与完善,近年来,对儿童汉字学习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更为深入与细致的要求。为了全面且深入地理解这一领域的现状与挑战,2月16日,山东大学(威海)“智启汉字,同心筑梦”调研团成员马梓轩到山东省东营市某幼儿园进行调研和采访。
调研团队发现,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基本掌握自己名字的认识和书写,但总体上掌握的汉字数量和写字表现仍较为匮乏。对于汉字偏旁部首的认知和拆解能力,幼儿们普遍表现出较大的陌生感,但在指导下能够根据图形进行简单的拆解。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绘画等创造性活动,幼儿们能够较好地表达汉字的意义,展现出对汉字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对教师的采访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幼儿园阶段不应过早进行系统的汉字教学,而应引导幼儿认识并书写自己的名字,并在生活中自然习得常见事物的简单汉字。对于教学方法及工具,教师们建议采用绘画、实物等直观、生动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文字的形状及特点,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强调内容设计应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例如,通过动画故事讲解“人”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或设计“汉字拼图”游戏培养观察力。 同时,教师们表示,数字化平台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画等网络资源,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然而,他们也强调,平台内容应以激发幼儿兴趣为主,避免过度依赖电子设备。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创新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幼儿汉字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次调研揭示了幼儿汉字启蒙的新可能:在游戏与学习的交织中,在图画与汉字的对话里,孩子们正以独特的方式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探索更多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努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幼儿汉字教育体系,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幼儿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汉字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更多的爱与温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4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