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清晨,“智启汉字,同心筑梦”调研团的成员王硕仪前往宁强县北关小学,与一线教师就儿童汉字教育问题进行深度对话。墨香与电子屏幕的微光交织,揭开了汉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与现实挑战。
谈及汉字教育的目标,教师们一致认为,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读音及含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是基础中的基础。同时,他们也强调,汉字教育不应止步于此,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学会准确、流畅地表达思想。此外,教师们还提到,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及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如诚信、勤俭、尊老爱幼等,同样是汉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要禁止屏幕,而是让每束光都有价值。”针对家长普遍担忧的数字化工具使用问题,调研形成了科学指引:小学生单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控制在30分钟内。在教学方法及工具方面,教师们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同时他们也期待数字化学习工具能在汉字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认为,数字化学习工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同时,他们也强调,要合理管控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
本次访谈使团队深刻领略到教师们对汉字教育目标的全面把握及在推动汉字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与教师们的深入交流,实践团成员初步了解了汉字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部门面对挑战时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我们要打造的不是冰冷的答题机器,而是有文化呼吸感的学习伙伴。”这一思想在团队成员心中生根发芽。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做法,无疑为进一步探索汉字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对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汉字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4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