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根源,讲好中国故事
海底小纵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一.实践概要
(1)实践背景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绵延五千年未曾中断的灿烂文化,从古老神秘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到意境深远的唐诗宋词、精美绝伦的传统手工艺,每一处文化遗迹、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与精神追求。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冲击。一方面,年轻一代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却相对不足,传统节日的仪式感逐渐淡化,一些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另一方面,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和传播效果还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
(2)实践目的
1.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根源,梳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让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得以弘扬和发展。
2.培养文化自觉与认同: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参与者深刻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文化自觉,使参与者成为中国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3.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探索如何将中国文化故事以生动、鲜活、易懂的方式呈现给不同受众,提升参与者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4.激发创新思维与创造力:鼓励参与者在探寻文化根源的过程中,结合时代需求和现代元素,对中国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促进社会凝聚力和文化交流:通过活动的开展,凝聚社会各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6.培养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让参与者认识到自己在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中的责任和使命,培养担当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实践方式
参加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宣传传统文化
(4)实践单位
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海底小纵队
(5)实践时间
2025.1.8——2025.2.14
二.实践内容
(1)李辣(四川遂宁)
初一登高是遂宁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大年初一去花果山登高是我的一家人也是许多射洪人喜迎新年的方式,我们借此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登高寓意着步步高升、健康长寿,象征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积极向上、勇于攀登、不断进取,表达了对新一年事业、生活不断进步的美好祝愿,如财源滚滚、幸福安康等。
花果山景区位于遂宁射洪城区西北部平安风景区内,占地2700余亩,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以诗画康养森林为主题,采用绿色低碳理念打造,形成了“一心两轴三区十景”的核心布局。
花果山沿路有各种小吃摊,凉面、糖葫芦、天蚕土豆、窝子凉粉等射洪美食众多,还有造型丰富的氢气球。此外,登云楼景区会搭建长廊,挂着写满“福”字的灯笼和灯谜卡片,供游客娱乐。
(2)刘芷宇(陕西商洛)
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位于秦岭腹地,是秦岭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是秦楚文化的交汇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兼具秦楚特色,既有北方的豪放,又融合了南方的灵秀。
舞龙: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当时人们把龙作为神秘、恐怖和威力的象征,认为其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商代有先民作“土龙”求雨的风俗,两汉时期舞龙作为体育运动出现在文娱生活中,东汉时龙舞既有礼仪性质,又是娱乐节目。寓意着吉祥如意、国泰民安和富饶繁荣,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象征着团结协作的精神,舞龙过程需要众多人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舞狮: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唐朝时成为宫廷娱乐节目,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寓意着驱邪避凶、带来好运和吉祥如意。狮子被视为守护神,能够驱邪避害,舞狮者通过精彩表演,为人们消除灾害,预报吉祥
(3)林奕欣(福建泉州)
走进妈祖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
妈祖,出生于公元960年的福建莆田,名为林默。她识天文,懂医理,急公好义,助人为乐,深受乡人信赖。在她去世后不久,当地乡民为其建庙祭祀,妈祖逐渐成为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妈祖文化之旅:探寻信仰的力量
踏入这妈祖神殿,红绸高挂,香火袅袅。祭品琳琅,皆是人们对妈祖的虔诚敬意。在这一方天地,感受信仰的力量,祈愿生活顺遂,福泽绵延。
妈祖祭典现场,祭品丰盛精美。花果簇拥,糕点堆叠,每一份都是对妈祖的尊崇与祈愿,传承千年的信仰在此刻熠熠生辉。
参观妈祖文化,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在这里,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明白勇敢、善良、奉献的真谛。妈祖文化就像一座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4)郭睿华(陕西西安)
从陈炉古镇,触摸耀州瓷的千年风华
在陕西铜川,有一个地方,既保留着古老城镇的烟火,又延续着千年陶瓷的传奇,那就是陈炉古镇。踏上这片土地,就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而隧道的尽头,是耀州瓷的熠熠华光。
陈炉:耀州瓷的千年温床
陈炉古镇,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它却是耀州瓷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古镇依山而建,从远处眺望,层层叠叠的民居错落有致,仿佛一幅古朴的画卷。当你走近,就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别具一格,院墙、台阶、甚至屋顶,都镶嵌着密密麻麻的陶瓷碎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这些陶瓷,便是耀州瓷的前世今生。
陈炉古镇与耀州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耀州窑开始兴起,陈炉作为重要的窑场之一,凭借着丰富的陶土资源和便捷的交通,逐渐成为了耀州瓷的生产中心。此后的千年岁月里,陈炉的窑火从未熄灭,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在这里传承着耀州瓷的制作技艺。
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古老的窑址和作坊。这些窑址虽然历经风雨侵蚀,但依然顽强地伫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辉煌。走进一家作坊,便能看到工匠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熟练地将陶土塑造成各种形状,然后在上面精心绘制图案,最后送入窑中烧制。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工序,却凝聚着工匠们无数的心血和智慧。
耀州瓷:陈炉古镇的艺术结晶
耀州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它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选土、制坯、装饰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
(1)选土:陈炉当地的陶土质地细腻、含铁量高,为耀州瓷的独特色泽和质感奠定了基础。工匠们将选好的陶土经过多次筛选和加工,去除杂质,使其成为适合制作瓷器的原料。
(2)制坯:工匠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熟练的手法,将陶土在拉坯机上塑造成各种形状,如碗、盘、瓶、罐等。这些坯体不仅要造型规整,还要质地均匀,为后续的装饰和烧制做好准备。
(3)装饰:耀州瓷的装饰技法丰富多样,有刻花、印花、划花等。其中,刻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技法。工匠们用刀具在坯体上刻出各种图案,如花卉、动物、人物等。这些图案线条流畅、刚劲有力,富有立体感。印花则是将预先制作好的模具压印在坯体上形成精美图案。
(4)烧制:耀州瓷采用的是传统的马蹄窑烧制,窑温的控制至关重要。工匠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将窑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使瓷器在高温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最终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质感和独特的色泽。
陈炉的窑火一烧,便是千年…
巧如范金,精比啄玉,从躯壳到灵魂,无不沉淀着历史的韵味。耀州瓷,北方青瓷的代表。宋朝时期被设为供词达到顶峰时期。他的温润含蓄正映衬着如宋朝般的清理淡雅。耀州瓷烧制技术与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的制作技术一度面临失传。是一位位愿意为耀州词倾尽一生的人们站了出来。他们之中有人已步入耄耋之年。有人依然充满蓬勃朝气。他们不止在陈炉!他们无处不书写着黄土地的浪漫。新年快乐,愿与诸君共饮这耀州茶盏中的历史一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