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来源:武汉大学法学院 作者:赵晓玲、王子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随着2024年11月8日新《文物保护法》颁布,文物保护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在武汉开启了一场有关文物保护与司法实践的探索之旅。

武汉,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见证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与牺牲,留下了众多珍贵的红色旧址和历史建筑。实践队深入武汉的各个角落,从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到八七会议会址,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到受降堂旧址,一路探寻、调研、思考,致力于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司法保护找到新的路径与方法。这不仅是一次学术调研,更是实践队成员们对历史的致敬,对文明的守护。

史海钩沉探旧址,江城古迹焕新光

2025年1月9日,首批实践队成员奔赴武汉,深入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围绕不可移动文物司法保护机制及实践路径展开调研。此次调研聚焦于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的保护、利用和管理现状,旨在探索新时代下文物保护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武汉作为“百馆之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实践队在调研中了解到,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位于汉口中山大道708号,其前身是爱国华侨简氏兄弟投资兴建的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办公楼,1927年曾作为武汉国民政府的办公场所。如今,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与纪念馆业务部负责人于建军的访谈中,实践队了解到,该旧址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产权归属问题曾一度引发争议,另一方面,修缮维护工作仍面临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困境,如外立面剥落、屋顶漏雨等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实践队还前往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汉口新市场、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武昌起义军政府等地。

司法机制守荣光,革命遗迹传薪火

2025年1月9日,为聚焦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司法保护路径。第二批实践队成员夏以涵、李懿菲、李彦卿、易子非共同奔赴武汉三处革命红色旧址——武汉二七纪念馆、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开展线下实地调研体悟。

实践小队第一个目的地是武汉二七纪念馆,馆内精心陈列的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饱经岁月洗礼的斑驳实物,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壮烈场景生动地呈现出来。多媒体设备中循环播放的资料里,工人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毅然集会,他们面容坚毅,高举着标语,为争取自身合法权益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林祥谦、施洋等英烈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残酷迫害时,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进行呼喊和驳斥。那些掷地有声的字句,如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展现出革命力量的磅礴伟大。

离开二七纪念馆,小队来到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这座古朴的建筑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静静矗立,默默诉说着往日的辉煌。站在总工会成立大会的会场旧址,当年工人代表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共商大计的热烈场景似乎重现眼前。看着旧址中保留下来的办公桌椅、会议记录,仿佛能听到当年代表们热烈讨论的声音,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团结一心的力量。

最后,小队来到了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这座承载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时刻的庄严肃穆之堂。受降仪式的场景得到了精心复原,逼真的布置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当年日军代表低头签字的历史画面。墙壁上抗战将士照片中每一双眼睛都透露出坚毅不屈。站在受降堂内,队员们的内心都盈满自豪与感动。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以法为盾护文明,红色旧址寻新策

2025年1月11日上午,为追溯革命记忆和深入探索不可移动文物司法保护机制及实践路径,第三批实践队成员走访了武汉八七会议会址、武汉中共中央旧址、汉口中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汉口领导人旧址等一系列红色革命旧址。

第一站,队员们来到了汉口领导人旧址。这里保存了许多革命先辈生活和工作的场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然而,旧址周边的交通状况引起了队员们的关注与思考,车辆往来产生的震动和尾气排放可能会对建筑造成损害,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潜在威胁。

随后,队伍来到了八七会议会址。踏入这座承载着历史转折意义的建筑,队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在少年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队员们了解了八七会议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生动的讲解中,队员们身临其境般见证了党在关键时刻的重大抉择。

接着,在汉口中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和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队员们看到了党在抗战时期团结各方力量、共御外敌的伟大历史进程。在保留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革命遗迹的武汉中共中央旧址,队员们见证了中共中央在武汉领导革命的光辉岁月。在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大家切实体会到中国工人阶级的磅礴之力,如星星之火,聚而燎原。

最后一站,实践队伍来到了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烈士墓庄严肃穆,纪念着那些为中国抗战牺牲的国际友人,铭刻着他们对中国抗战的无私援助。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墓区的保护相对较好,这充分彰显了司法保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有效性。但同时也注意到,墓区在祭扫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面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亟待制定专门法规,以保障烈士墓的庄严性和祭扫活动的有序开展。

随着“法护古迹,盾护文明”实践队武汉调研之旅的圆满落幕,实践队成员们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司法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武汉的红色旧址和历史建筑,不仅是岁月的印记,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与访谈交流,实践队发现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与挑战,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希望与机遇。我们深知,文物保护离不开多方的协同合作,而司法保护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是关键所在。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关注武汉的文物保护工作,探索更多创新实践路径。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文明之光在法治的坚实守护下熠熠生辉。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法为盾,守护历史,传承文明,为后世留下更多珍贵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长才干,亲身田野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菏泽单县周押口村走访调研,了解该村发展情况。经考察,村庄发展相对落后,…… 小x.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入户访谈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菏泽单县周押口村走访调研,了解该村发展情况。经考察,村庄发展相对落后,…… 晓晓 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菏泽单县谢辛庄脱贫攻坚经验

为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菏泽单县谢辛庄脱贫攻坚经验。经过调研团访谈,总结调研终兴镇整合片区内10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土地联合社,将3.4万亩土地纳入共同规划。推动土地流转,在农村产权…… 小x. 查看全文 >>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

为学习红色文化,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开展专业服务。7月18日上午,“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与实践地谢辛庄村党支部成员共同参观单县湖西红色革命基地。此次参观红色基地,队员了解了早年…… 小x.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青衫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调研,总结美丽蝶变

为增强乡村文化建设,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培育农村文化氛围,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到实践地菏泽单县谢辛庄村宣传鼓动村民参与联欢晚会活动。实践团和村干部、村…… 小x. 查看全文 >>

山东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调研,总结美丽蝶变

为增强乡村文化建设,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培育农村文化氛围,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到实践地菏泽单县谢辛庄村宣传鼓动村民参与联欢晚会活动。实践团和村干部、村…… 小x. 查看全文 >>

三下乡:总结乡村振兴亮点

为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菏泽单县谢辛庄脱贫攻坚经验。经过调研团访谈,总结调研终兴镇整合片区内10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土地联合社,将3.4万亩土地纳入共同规划。推动土地流转,在农村产权…… 小x. 查看全文 >>

小阳光暑期实践团实践纪实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奠基石,为开展乡村观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7月7日至7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赴…… 小x.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举办西部计划宣讲会

2025年4月22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成功举办了一场线上西部计划宣讲会。此次宣讲会由何佳威担任主讲人…

“定格生活中的化学”,一起探索生活中的乐趣

本文作者:杜欣朔姜兰翔近日,一场名为“定格生活中的化学”的主题活动于线上火热进行中,为同学们开展一场与众不同的化学探…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心暖宿舍 情系你我”故事分享会活动

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室友间的情感联结,营造和谐友爱的宿舍氛围,4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平安社区管理中心于学苑…

传媒技术学院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为促进大学生在直播电商领域创业与就业,4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1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

最新发布

暖阳心语,乡村心桥——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风险调研队调研纪实
一、实践背景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当前快速变迁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地区的家庭结构、经济模式以及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改变…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些珍贵的文…
大力助家乡 实践放光彩
大力助家乡,实践放光彩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助力基层工作,并且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新栋”实践团成员尹新涵于2025年1月20日-2月20日,来到了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街道新胜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30…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愿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感悟
姓名:吴君峰班级:阿拉伯语2301班实践地址:新城镇人民政府实践时间:2025年1月15日-2025年2月15日实践感悟:在这个寒假,我有幸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地点是新城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探寻文化根源,讲好中国故事
探寻文化根源,讲好中国故事海底小纵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一.实践概要(1)实践背景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
以我来时路 赠君前途灯
为了宣传河海文化,弘扬河海精神,并引导更多的高中学生了解河海大学,河海大学启动了名为“源泉工程”寒假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这一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母校认同感。为响应学校号召,我…
梦回江左寻源泉 情起河海镇中行
1月21日下午,河海大学商学院源泉工程团队“梦起河海,情归江左”在江苏省镇江中学进行了招生宣讲活动。参加这次宣讲活动的团队成员有刁汉欣,董可欣,田佳彧,赵俊儒。团队在实践地留影宣讲团队的成员们一进…
缅怀先烈寄哀思,砥砺前行谱新篇——河海大学调研团参观金坛烈士陵园
缅怀先烈寄哀思,砥砺前行谱新篇——河海大学调研团参观金坛烈士陵园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1月7日,河海大学调研团组织3名成员前往金坛烈士陵园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家铭记历史…
筑牢人民防线 守护国家安全-----哲社学院举办研究生党支部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1月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党员国家安全意识,哲社学院举办博士与硕士党支部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委员前往总体国家安全观济南市教育展馆参观学习,帮助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树…
“青春护城”青年垃圾清扫志愿实践:以微薄之力,共筑城市清洁新风尚
在2025年1月23日这个平凡的日子里,一场由三名青年志愿者自发组织的“青春护城”垃圾清扫实践项目在市中心悄然拉开序幕。这三位年轻人,尽管人数不多,却怀揣着对环境保护的满腔热情,决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