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来源:武汉大学法学院 作者:张婧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些珍贵的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保护工作迫在眉睫。2024年11月8日新《文物保护法》颁布,文物保护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深入探索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路径,2025年寒假期间,“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成员赴全国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守护这些历史的瑰宝,为文物保护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多地溯源,感悟文物厚重内涵

“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以家乡为实践地,围绕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展开深入调研,实地走访了江西南昌、福建莆田、湖南新化、广西柳州、江苏江阴等17个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井冈山,这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留存着大量承载红色记忆与革命精神的不可移动文物。实践队队员曾子君深入毛泽东旧居等地,深刻体会到文物保护的司法介入对于维护文物本体安全与完整性的关键作用。例如,在毛泽东旧居的修缮过程中,相关部门依据法律规定,组织专家对修缮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保修缮工作遵循 “最小干预” 和 “修旧如旧” 的原则,最大程度保留文物的历史痕迹和文化价值。司法保护在维护文物历史风貌与文化价值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它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为革命文物的保护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实践队队员纪志杭深入莆田市仙游县龙华寺龙华双塔、书峰乡大类战斗遗址、涵江区巩溪宫等地,深刻体会到全面保护举措对文物保护的关键意义。福建莆田拥有丰富多样且价值极高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这些文物承载着地方记忆,展现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传承。在龙华双塔,从被列为省保到国保,相关法规严格限制周边建设,规范修缮流程,维护其历史风貌与文化价值。大类战斗遗址,经多次立碑保护,进一步明确了其历史地位和保护范围。当地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巡查,限制周边开发,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传承红色基因。巩溪宫被列为省保后,政府依据法规监管修缮,组织人员研究山区妈祖文化,使其成为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河南省新县,被誉为“红军故乡,将军摇篮”,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实践队队员韩之阳则深入新县烈士陵园等地开展调研实践。新县烈士陵园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地方,也是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场所。近年来,烈士陵园加强了对烈士墓碑、纪念设施等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其完好无损。同时,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民众对革命文物保护的法律意识,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革命文物的重要性。

参观结束后,韩之阳表示,革命前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抛头颅、洒热血,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将激励着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入调研,洞察保护现存困境

实践队队员李抑若深入广州市,对市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情况展开实地调研。她调研参观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和朱执信墓后发现,广州市对各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给予高度重视,保护程度较高。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在革命文物保护过程中,注重将革命遗迹与城市发展、市容市貌进行有机融合。这些革命遗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和游客在日常休闲、游览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革命文化历史的熏陶。

然而,李抑若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游客在陵园大声交谈、嬉戏打闹等。这也为文物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提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度、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的同时,还需提升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只有全社会形成保护革命文物的共识,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实践队队员廖鑫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参观抗日救亡报社旧址时,也感受到不可移动文物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文化传承价值。同时她发现,旧址的部分修缮工作未能充分考虑与文物原有风貌的协调性,导致文物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韵味。文物翻修和管理保护需把握好度,不能过度追求保护加固。除此之外,该旧址存在缺乏专人看管、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这反映出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确保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群策群力,探索未来保护新径

在“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通过实地走访各地不可移动文物,深入调研其保护现状,全面掌握了当前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调研发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部分文物由于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遭受风霜侵蚀、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破坏,出现墙体剥落、砖石风化等问题。同时,人为破坏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不文明游客随意刻画、破坏文物,周边居民生活和工程建设活动也对文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保护工作面临较大缺口,许多急需修缮维护的文物因缺乏资金而搁置,而在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手段上,也存在更新不及时、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此外,随着城市发展和旅游开发的推进,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为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导致文物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周边环境遭到破坏。公众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也是当前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面对这些问题,实践队队员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解决方案,并为文物保护事业建言献策。队员们一致认为,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需要多方协同合作。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文物保护机构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加强技术创新;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应积极参与,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完善司法保护机制至关重要,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文物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提升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是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应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文物保护知识讲座、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文物保护理念等,增强公众对文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引导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行动中来。

随着此次实践活动圆满落幕,队员们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文物保护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

展望未来,实践队员们将持续关注文物保护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路径。他们将运用数字化保护技术,为文物保护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持;并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宣传文物保护知识,提升公众参与度。队员们希望以青春之力,在文物保护的征程中发光发热。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这些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们将继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闪耀着文明的光辉,为后世子孙留下无比宝贵的财富,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马郢田园综合体

大学生网报7月22日电(通讯员武家杰)7月8日至7月11日,由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工学院、林学与园林学院等七个学院师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 武家杰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马郢田园综合体 感受现代农业发展魅力

大学生网报7月22日电(通讯员武家杰)7月8日至7月11日,由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工学院、林学与园林学院等七个学院师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 武家杰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解码合肥张氏百年家风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解码合肥张家百年家风2025年1月1日,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捡起百年家族传承的书页”队…

刺绣——千丝万缕织就东方神韵

2025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走进居民家中,深入了解并体…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新年大团圆

新年的钟声敲响,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欢乐祥和的团圆氛围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就像一串串熟透的红柿子…

东隅遗梦赴东营 守护古建启新程2

东隅遗梦赴东营,守护古建启新程——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东隅遗梦古建守护团赴东营广饶寒假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作者:见…

东隅遗梦赴东营,守护古建启新程

东隅遗梦赴东营,守护古建启新程——建筑工程学院东隅遗梦古建守护团赴东营广饶实践服务团队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为了积极响应国…

最新发布

深入社区,传递温暖与知识
清晨,阳光洒在同学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他们怀揣着热情和精心准备的各类物资与资料,踏入了社区。一进入社区,同学们就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行动。志愿服务小组的同学们首先来到了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他们主…
武汉大学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风险调研队赴多省深度调研纪实
一、实践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心理健康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
走进临沂探寻沂蒙红色精神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弘史砺行,红脉奋进”实践队的队员们奔赴临沂,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他们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深入这片充满热血与荣光的土地,只为近距离聆听…
暖阳心语,乡村心桥——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风险调研队调研纪实
一、实践背景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当前快速变迁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地区的家庭结构、经济模式以及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改变…
大力助家乡 实践放光彩
大力助家乡,实践放光彩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助力基层工作,并且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新栋”实践团成员尹新涵于2025年1月20日-2月20日,来到了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街道新胜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30…
寒假“返家乡” | 志以星火,愿暖冬日——外国语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感悟
姓名:吴君峰班级:阿拉伯语2301班实践地址:新城镇人民政府实践时间:2025年1月15日-2025年2月15日实践感悟:在这个寒假,我有幸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地点是新城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探寻文化根源,讲好中国故事
探寻文化根源,讲好中国故事海底小纵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一.实践概要(1)实践背景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
以我来时路 赠君前途灯
为了宣传河海文化,弘扬河海精神,并引导更多的高中学生了解河海大学,河海大学启动了名为“源泉工程”寒假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这一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母校认同感。为响应学校号召,我…
梦回江左寻源泉 情起河海镇中行
1月21日下午,河海大学商学院源泉工程团队“梦起河海,情归江左”在江苏省镇江中学进行了招生宣讲活动。参加这次宣讲活动的团队成员有刁汉欣,董可欣,田佳彧,赵俊儒。团队在实践地留影宣讲团队的成员们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