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设法治中国”这一目标的提出,我国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对社会各类案件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高度重视。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如何教育引导犯罪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并健康成长成为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涉法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探索司法社工介入涉法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月7日,观护未来调研团成员杨依鸣前往沁阳市司法局进行调研,司法局局长王涛接受采访。
在采访中,王涛提到,涉法未成年人的行为偏差往往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有关,这提醒我们在应该受到的法律制裁之外,还要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并为他们重新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帮助。谈及观护帮教制度,他表示,他曾经亲自参与了一些涉法未成年人的观护帮教项目,亲眼见证了在这些项目的帮助之下,孩子们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转变,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救赎,前路也不再渺茫。观护帮教制度是法律的延伸,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同时呵护了未成年人成长,抚慰了他们的心灵。针对沁阳市的实际情况,王涛介绍了当地设立的专门的涉法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和部门,如暖暖工作室,这些机构将社会资源整合在一起,为涉法未成年人提供了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里疏导、职业规划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取得了涉法未成年人再犯率降低、回归社会难度降低等显著成果。在讨论涉法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的阻力时,他指出,涉法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难度就在于社会的歧视和偏见、自身的心理障碍和知识技能的缺乏,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消除歧视和偏见,为他们营造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在谈及观护帮教制度面临的挑战时,王涛指出,专业人才短缺、资金投入有限、社会认知度低等问题限制了观护帮教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此,他建议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的司法社工人才;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捐赠,为观护帮教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司法社工的工作内容和意义,提高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通过本次调研,观护未来调研团不仅对观护帮教制度及其运作模式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还深入把握了观护帮教工作的现状、成效、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团队后续研究提出了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涉法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观护未来调研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7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