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百灵鸟美育筑梦实践团走进广西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专访该校校长蔡玉斌。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蔡校长扎根少数民族地区,致力于推动乡村美育教育发展,尤其以“小百灵合唱团”为纽带,探索出一条艺术教育与乡村人才振兴结合的新路径。
“小百灵”合唱团:点亮乡村孩子的艺术梦想
蔡玉斌校长回忆,小百灵合唱团成立于广西师范大学支教团队的支持下。当时,面对少数民族地区文艺活动匮乏的现状,支教团队以合唱这一参与度高、门槛较低的形式,为当地初中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合唱团的成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更让他们发现了自身潜能。”蔡校长表示,尽管初期学校仅提供简陋的场地和少量乐器,但支教团队通过专业指导,将“小百灵”打造成乡村美育的标杆项目。
2023年,小百灵合唱团赴京演出的经历成为转折点。“山里的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站上更大的舞台,这对他们的心理和认知产生了深远影响。”蔡校长感慨,这次经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更让更多乡村家庭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他也坦言,合唱团因后续专业师资和经费短缺一度停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才和资源支持,让‘小百灵’延续下去”。
乡村美育困境:资源与认知的双重挑战
谈及乡村美育的困境,蔡玉斌直言不讳:师资匮乏、器材短缺、家长认知不足是三大难题。车田民族初中仅有1名音乐教师,且美育课程在初三阶段被取消,导致艺术教育难以系统开展。“许多家长认为搞艺术‘不务正业’,甚至因经费问题阻拦孩子参与活动。”蔡校长提到,曾有学生因家庭压力放弃赴京演出,留下终身遗憾。
对此,他呼吁通过“支教+送教”模式,引入高校和社会力量,为乡村提供短期艺术培训。“美育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一环。只有拓宽视野,孩子们才能有更多人生选择。”
采访最后,蔡校长向百灵鸟美育筑梦实践团表达期许:“希望更多团队走进乡村,让美育的种子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发芽。”这场对话不仅展现了一位乡村教育者的坚守,也为破解乡村美育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值班领导蔡玉斌校长及学校教师。时昕灵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8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