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非遗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滨州小分队于滨州市河南张村开展了“寻非遗泥塑火种燃文化传承之光”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近距离接触并深入了解传统泥塑艺术,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直接对话,探索其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
活动筹备期间,志愿者们通过广泛搜集资料,不仅学习了泥塑背后的丰富故事与历史沿革,还掌握了泥塑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关注程度及发展状况,尤其是得知河南张村是非遗泥塑传承人汇聚之地后,更加坚定了实地探访的决心。
在张师傅的工作室里,志愿者不仅欣赏到了众多精美绝伦的泥塑作品,还深入了解了泥塑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泥土的选择、塑形的技巧,到上色的讲究,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让志愿者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志愿者还围绕泥塑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度采访。传承人表示,尽管泥塑艺术历史悠久,但在现代社会,其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年轻人对传统技艺的兴趣不足、市场需求的变化等。然而,他也强调,创新是传承的关键,近年来,他打算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艺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文化。
此次大学生志愿者采访非遗文化泥塑的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非遗泥塑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志愿者们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非遗文化,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0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