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25年1月12日至1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95 推普实践团怀揣着传播普通话的热忱,踏上了一段跨越多地的推普之旅。他们围绕“推普广传,四海同音”的主题,深入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安彩楼镇侯小庙开发区、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北小湖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千公平镇、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万科浪琴湾等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推普工作。
本次推普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涵盖了线上出征仪式、调研普通话使用情况、推普朗诵指导、进校园设立七彩课堂、深入一线探寻非遗与推普融合、红色宣讲推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践活动伊始,线上出征仪式便为整个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出征仪式上,指导老师张雨发表讲话。她强调,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在消除沟通障碍、促进文化传承与弘扬、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队长刘壮详细介绍了本次实践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的任务安排,确保每位成员明确职责与目标。成员们被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负责不同地区的推普工作以及各项具体任务,为后续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FormatImgID_0#
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是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成员们深入各个实践地区,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地居民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在菏泽市曹县安彩楼镇侯小庙开发区,成员们发现部分老年人习惯使用方言交流,普通话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而在海口市龙华区万科浪琴湾,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普通话的使用较为普遍,但仍存在发音不标准等问题。基于这些调研结果,成员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推普计划,确保推普工作更具实效性。
推普朗诵指导活动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成员们精心准备朗诵材料,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示范朗诵,并耐心地纠正听众的发音错误。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千公平镇,成员们组织了一场朗诵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一位当地的小朋友在接受指导后,兴奋地说:“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说普通话不好听,现在我发现只要认真练习,就能说得很标准,我以后一定会更努力地学习普通话。”
进校园设立七彩课堂,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普通话的良好平台。在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北小湖村的学校里,成员们通过趣味游戏、故事讲述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发音,还深刻体会到了普通话的魅力,为他们未来说好普通话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入一线探寻非遗与推普融合的方式,为推普活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与趣味。成员们在各地挖掘当地的非遗文化,将普通话推广与非遗传承相结合。在山东菏泽曹县,实践团成员们沉浸在了汉服的锦绣世界中。通过推普活动与汉服文化结合,推普活动既促进了文化传播,又在过程中充满了趣味性,吸引了众多民众学习普通话。
此外,红色宣讲推普活动也在各地有序开展。成员们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宣传红色文化,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推广普通话。在各个实践地区,红色宣讲吸引了大量居民前来聆听,大家在感受红色精神的同时,也提升了普通话水平。
此次推普实践活动,95 推普实践团通过多种创新方式,在不同地区播下了普通话的种子,为促进各地文化交流、推动普通话普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山东理工大学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实践能力。#FormatImgID_4#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0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