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多方合作,公益诉讼助力环境保护(下)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预防性环境民事公

多方合作,公益诉讼助力环境保护(下)守护生态红线:自然之友如何破解“重大风险”的司法迷局?

引言:在破坏与保护之间,他们选择未雨绸缪

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却鲜有人关注生态代价时,梁从诫先生创立“自然之友”,将“环境保护”的理念首次带入公众视野。从金丝猴、藏羚羊的保护到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从曲靖铬渣案到绿孔雀案,自然之友始终站在环境公益诉讼的前线。而如今,面对“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这一新兴领域,“重大风险”的界定成为横亘在法律与科学之间的难题。如何用一纸诉状,让尚未发生的生态灾难止步于萌芽?2025年2月6日,本调研小组成员前往北京社会公益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办公室,探寻答案。

一、“重大风险”的界定之困

“重大风险”是预防性环境诉讼的核心,但其界定却充满模糊性。自然之友团队直言:“风险的科学解释缺乏统一标准,法官常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

绿孔雀案为例,某水电站项目可能淹没其核心栖息地,威胁种群存续。环评报告称“影响可控”,但生态学家指出“基因库将遭不可逆破坏”。面对两份报告,法官最终采信了程序合规的行政意见。这折射出三重现实挑战:

1.科学评估的复杂性:风险需综合物种数量、影响范围、保护措施等多维度判断,但缺乏统一量化标准;

2.公益诉讼的举证之难:原告需证明因果关系与紧迫性,偏远地区取证更是举步维艰;

3.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地方长期规划与短期发展需求之间,生态价值常需更多话语空间。

二、案例回溯:在现实夹缝中寻找答案

绿孔雀案:一次预防性诉讼的启蒙

2017年,自然之友针对某水电站提起公益诉讼,呼吁关注绿孔雀栖息地危机。尽管提交了详实证据,法院仍以“风险未达重大”未予支持。这一案件虽未胜诉,却推动了公众对“预防性保护”的认知,成为环境司法史上的重要注脚。

山东高速项目:环评流程的反思

某高速公路穿越生态敏感区,环评报告中“生态补偿”仅停留在树木移植,对生物廊道断裂风险避而不谈。法官表示:“程序合规即符合法律要求。”此案引发思考:如何在程序正义与实质保护之间找到支点?

偏远地区的沉默:司法协作的期待

在西藏、内蒙古等地,环境诉讼常面临“证据调取难”“程序推进慢”等问题。“地方生态保护需要更高效的跨部门协作。”志愿者感慨。这提示着,司法实践需进一步回应地域特殊性。

三、制度挑战:在困境中寻找微光

环评机制:独立性与公信力的追问

“企业自聘环评机构,如同考生自评试卷。”自然之友指出,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直接影响结论可信度。云南某案例中,环评数据遗漏导致严重污染,凸显流程监管的重要性。

成本之痛:公益诉讼的资源困境

司法鉴定费用高昂、差旅成本沉重,让公益组织步履维艰。完善法律援助与费用分担机制,或是破局关键。

政策衔接:多方合力的可能性

随着环境治理体系完善,案件数量减少但难度攀升。“剩余案件往往涉及复杂利益关系,需要更多专业支持。”自然之友呼吁建立跨学科专家库,为司法提供技术支撑。

四、前行之路:从共识到行动

公众参与:让科学照亮角落

没有专业团队?自然之友选择“开放式协作”:中科院专家提供技术支援,志愿者开展野外监测,公众号征集线索。在绿孔雀案中,正是网友提供的栖息地照片,成为诉讼的关键证据。“每个人都是生态保护的传感器。”

制度优化:为预防性保护铺路

在与“自然之友”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于公益诉讼的热心,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期待:一是细化风险评估指南,联合生态、法律专家制定量化标准;二是探索举证责任灵活化,在特定案件中减轻原告举证负担;三是推动环境基金设立,缓解公益组织的经济压力。在访谈的结尾,自然之友赠送本调研小组专业书籍与小礼物,

公众觉醒:环保不是少数人的战争

从圆明园防渗工程中的公众听证,到绿孔雀案引发全民关注,自然之友始终相信:“环保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他们开设环境法律课堂,培训志愿者成为“民间环保督察员”,让预防性诉讼的理念深入人心。

结语:在风险与希望之间,种下一棵树

“重大风险”的界定,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文明社会对生态价值的重新审视。自然之友用30年坚守证明:环保不是对抗发展的“绊脚石”,而是延续文明的“必答题”。当司法的天平仍倾向短期利益,当科学的呐喊常被权力消音,我们或许该记住梁从诫先生的箴言:“环保,就是选择不做那些将来会后悔的事。”

当我们为一片森林、一群绿孔雀、一条河流发声时,守护的不仅是自然,更是人类对未来的敬畏与承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3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会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12月2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志愿团举办国家公园科普精神宣讲会,系统展示了一年来在国家公园科普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国家公园的生命密码“

12月20日清晨,湖南长沙大雪初霁,湖南农业大学的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省植物园生态馆内开启了一场别具湖湘特色的“国家公园的生命密码”主题宣讲。展厅入口处,用湘绣工艺绣制的《千里……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守护绿水青山

为推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11月20日,在长沙生态动物园科普馆,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国家公园科技展。活动以“智慧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遥感监测……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星城连山海 共护生态家

为响应“美丽中国”建设号召,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城市生活,11月15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在长沙黄兴广场打造沉浸式国家公园科普体验空间。活动以“星城连山海共护生态家”……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国家公园科普宣讲

为深入普及国家公园知识,大力传播生态保护理念,筑牢生态文明根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1月13日,在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一场以“解码国家公园生命密码”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正……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产教融合赋能食检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共筑舌尖安全防线

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实质性突破。近日,该院202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何昱呈在广东省食品检验所(以下简称“省食检…… 何昱呈 湖南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沂蒙山精神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和英雄的故事。2024年11月至12月,2025年2月至3月,湖南农…… 林萱 杜泓萱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为深入传承沂蒙精神,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筑牢信念之基,助力文化繁荣。12月7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开展了沂蒙精神宣讲的活动。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凝聚起砥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

“币”上游景——基于人民币景点的个性化XR旅游服务新启航项目概述我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生态,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实践提…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最新发布

“党建引领聚爱心,童心筑梦暖寒假” ——哈工大(深圳)实践团携手天使宝宝共绘美好未来
百千万工程“党建引领聚爱心,童心筑梦暖寒假”——哈工大(深圳)实践团携手天使宝宝共绘美好未来在2025年寒假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学部机械学科硕士生第二、三党支部组成的“童心筑梦实践团”,…
垃圾分类,绿色同行—环科类2408班团支部
垃圾分类,绿色同行——环科类2408班环保主题班会顺利举行2024年12月17日晚七点,资环学院环科类2408班在博学北楼308教室举办了一场以“垃圾分类,绿色同行”为主题的环保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全班同学的环保意…
垃圾分类,绿色同行
垃圾分类,绿色同行——环科类2408班环保主题班会顺利举行2024年12月17日晚七点,资环学院环科类2408班在博学北楼308教室举办了一场以“垃圾分类,绿色同行”为主题的环保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全班同学的环保意…
资环学院环科类2408学子社区助力垃圾分类
资环学院环科类2408学子社区助力垃圾分类近日,资环学院环科类2408班的一群学生在辅导员李昕与赵逸凡学长的带领下,深入金地格林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为社区环保助…
多方合作,公益诉讼助力长江大保护(上)
多方合作,公益诉讼助力环境保护(上)实践队伍探访法院:揭开环境公益诉讼"立案难"背后的司法实践密码‌自2012年《民事诉讼法》首次明确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机制以来,该制度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不断地得到优化,…
《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走进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于近日在法学院举办专题普法活动,向学院学生系统解读《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此次活动是课题组立足地方立法实践、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路…
南航临沂行:感悟红色历史,激发青春力量
2025年2月15日至1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沂蒙红色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激发青年学子的奋斗热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红声回荡沂水畔”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临沂市,开…
江海润法,共护水韵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地方性法规普及活动在学院会议室悄然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精心组织,以“江海润法,共…
“西”望有你,大有可为返校宣讲|“勤朴回声”:未来的呼唤
2025年1月10日,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迎来了勤朴回声宣讲团。杜李堃、全文瑞、曹召鑫和于信泽以“西”望有你,大有可为为主题,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关于西北大学和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的衔接性宣讲。宣讲团队员在…
广西师大学子 “探偶” 桂平,为古老木偶戏绘就时代新画卷
在桂平的文化脉络中,杖头木偶戏曾是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记忆与情感。但在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下,这一古老非遗陷入传承困境。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满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使命,于2025年2月29日走进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