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参与浙江“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杭州、湖州、金华等地,探访多家样本民企与乡村,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交流等方式,探究乡村振兴与企业协作的实践路径。
楠溪江南陈观光农业项目是生态与产业融合的乡村样本。该项目以农业为基底,融合观光旅游,建立生态农田并开辟观光步道,游客可以参与农耕体验,观光果园也可按季节供游客采摘,实现农产品附加值提升。项目还带动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实现增收,同时推动乡村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河道清理等工程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在产业融合创新模式下,南陈村村民在返乡精英的带领下,人均年收入显著提高,村民既可以收获土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乡村生态环境优化进一步提升项目吸引力,形成了“农业+旅游”的良性发展闭环。
华腾牧业“农牧旅协作促增收”项目是全产业链协同的乡村发展范式。该项目构建“农牧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全产业链。华腾牧业的养殖环节采用生态技术,加工区提升产品附加值,观光区开发牧场观光、美食体验等项目。农户通过牧草种植、经营民宿餐饮、合作养殖等多元方式参与进行项目。目前,华腾正在积极探索各种延伸性的盈利合作模式,尝试从养殖型企业向农业科技型企业转型,并具有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模式,可实现牧场零排放、无污染、统一智慧养殖、优秀前沿技术团队等特色。华腾牧业通过发展取得了众多成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明显,其中,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废弃物资源的转化利用,推动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形成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循环。
天能集团与新川村携手共建项目是村企共建产业振兴实践的良好榜样。该项目立足于“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不断发展,企业发挥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引入技术与管理经验,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农户参与农业生产。在天能集团的帮助下,新川村形成了以新能源高端制造为龙头,配套服务产业协调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农村电商等第三产业有效衔接的特色产业体系。此外,企业助力村庄建设文化中心、改善基建,推动乡村社会事业发展。该项目发展至今也取得了诸多成效,它为村民提供了多元的就业岗位,涵盖生产、技术、管理等领域,并通过技能培训提升村民职业技能。村企共享发展成果,在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民生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的同时,持续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更深入了,我们的眼界也更加开阔。”团队成员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感叹道。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感悟到:多方协同是核心、产业融合是发展路径、人才技术是关键支撑、生态优先是发展底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社会发展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此次实践,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实践乡村振兴第一线,积累了实践经验。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助力乡村在新时代书写美好的发展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62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