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4号,《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如期登上了屏幕。已经走过五季的《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就引发了观众们的热议,在微博热门话题搜索榜上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众所周知,《爸爸去哪儿》从第四季正式从湖南电视台综艺节目改成网络综艺节目,并在芒果TV上进行播出。近几年,网络综艺节目蓬勃发展,个别网络综艺节目的热度甚至超过了电视台的综艺节目。
帷幕前的网综
2014年开始,网络综艺节目进入一个萌芽时代。到了2016年,网综开始进入黄金时代据百度搜索风云榜的数据显示,综艺节目榜单前十名有5档节目都是网络综艺节目,像《奇葩说》《明日之子》《火星情报局》等网络综艺节目都名列前茅。网络综艺节目能够进入到新的时代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受众就是网民。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网络,步入互联网时代。据统计,18岁至29岁的人群中,92%的人使用互联网,而65岁以上的人也有37%的人使用互联网,可见,我国网民数量的庞大。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推动,生活中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普及也让网络综艺节目有了发展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播放载体,让观众们更方便的观看综艺节目。
在网络节目出现之前,涌现的是一批视频播放网站如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这些网站的出现也为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这个巨大的综艺节目的市场中,每个门户网站都想从中分一杯羹,那么他们就需要尽心尽力去引进、制作网络综艺节目,给予网络综艺节目的制作者一些支持和便利。而网络综艺节目也需要借助视频播放平台这个载体得以进行播放和推广。
比如优酷旗下的《火星情报局》《晓说》,爱奇艺旗下的《中国有嘻哈》《奇葩说》和腾讯视频旗下的《见字如面》《明日之子》,这些就是双方合作的最佳例子。有了这些门户网站的需要,网络综艺节目也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此相比电视综艺节目则会显得非常受限制,电视综艺节目由电视台制作并只能由电视台播放,而电视台除了指定时间播放和重播外,其他时间如果观众想看就依然要去网站上搜索节目。这与网络综艺节目相比,电视综艺节目受播放平台、时段等限制的弊端非常明显。
不仅如此,网络综艺的门槛较电视台综艺相比也低了许多。自2011年起,广电总局针对娱乐节目就做出了许多规范,如2011年,广电总局规定“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是以新闻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例”,2013年,又规定“每季度总局通过评议会择优选择一款歌唱类选拔节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其余不得安排在19:30-22:30之间播出;总局将对电视晚会进行调控,原则上重要节假日期间每日不超过3台。”。这让许多电视综艺节目先是错开了黄金时,后是减少娱乐性,更有些节目直接从电视综艺节目改版成为网络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相比,网络综艺节目的门槛低了许多,也没有那么多的规范来限制其内容,网络综艺节目的内容更广泛也更容易吸引观众。
网络综艺节目凭借自身的优势,已经在综艺节目的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但业内专家指出“充分领悟到互联网观众长什么样子,要尊重互联网,要重视互联网观众的行为构成,要尊重数据,这样网络综艺节目才能够长久发展下去。”
网综风暴
近两年,视频网站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网络综艺节目的制作上,电视人也不断向网络迁移——何炅、谢娜、汪涵、马东等大批电视节目主持人也转战网络综艺节目。何炅和Ella在腾讯视频搭档主持《你正常吗?》口碑获赞,谢娜也在爱奇艺主持了《偶滴歌神啊》,节目打出“非大型、不靠谱、伪音乐类纯网络综艺”旗号引爆话题,优酷土豆还邀到湖南卫视另一位“一哥”汪涵首度“触网”,主持推理脱口秀《火星情报局》也是好评如潮。观众在网络综艺节目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对节目选择有了很大的改变。
过去制播分离的制度,电视台综艺节目的制作方的“上帝”是广告主和电视台:只要拿到了广告商的赞助,就有了收入的保证;只要拿到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就有了收视率的保证。综艺节目通常面向家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现在,移动互联网让每个人拥有了自己的选择权,并且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他们掌握了全部的主动权——看或者不看,拉或者不拉进度条。这要求制作方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受众,并大刀阔斧地改革制播方式。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火星情报局》的幕后推手李炜就准备了10个月之久。
李炜第一次尝试做网络综艺节目就和汪涵合作。这个由传统电视人组建的团队,专业性够强,但网络感不足。他们的解决办法是把决定权交给观众。项目启动前,李炜找来了上万个种子用户,征询他们的意见,评价标准只有一个——“看过后,会不会转发,会不会分享给朋友?”通过这一系列测评,他一共否掉了六七版的节目模式方案,还制作过两个样片。一共折腾了10个月,才明确了现在观众看到的“欧洲元老院议事”的节目形式。
曾经与浙江卫视合作,一同打造了《中国好声音》的灿星文化公司也把网络综艺节目视为转型方向。总裁田明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做电视的时候,最核心的两个问题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一个是互动,一个是数据。所以,进入网综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广大观众从被动地接受电视台制作好的节目到现在可以由观众自己发表意见,选择自己想看的节目。这一点优势让观众更多地去选择观看网络综艺节目,同时也让网络综艺节目得以存在、发展。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明星。在电视台综艺节目市场的这块大蛋糕上,明星一直占据这大部分,节目很大一部分的制作经费都会用在明星的出场费用上。但在网络综艺节目上,却一改常态,像非常火爆的《奇葩说》《晓说》等节目,里面并没有大牌明星,而是以节目自身的特色来吸引观众。但像精良制作的网络综艺节目《约吧大明星》《我去上学啦》里面也会邀请到许多明星,这让观众有了更多见到自己喜爱明星的机会,对明星来说也有了更多的出镜机会、更多的发展平台。
动力之源
大部分观众都了解电视台的综艺节目的盈利模式大多都是拉广告赞助商。以《极限挑战》这一电视台综艺节目为例,独家冠名商拼多多投资四亿,特约赞助商vivo投资一亿,指定产品纯甄投资6000万等等共达28家广告商,投资额总达5.6亿。而一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如摄影团队、灯光团队、收音团队、后期团队……再加上邀请的明星嘉宾、主持人,拍摄节目需要大量资金。《极限挑战》这档节目据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仅是邀请六位嘉宾,一季片酬一共达1.5亿加上制作团队的经费也是1亿多,这些资金还未加上每期邀请的特邀嘉宾。尽管成本如此之高,但这档节目的盈利依然有3亿左右。
而当前,付费机制及广告收入成为网络综艺节目的全部收入。网络综艺节目一改之前电视台式地硬广植入,转变为目前流行的软广植入。
付费机制成为各平台流量变现的重头模式。据了解,2017年全网付费会员已达1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视频付费用户将突破2亿。
2016年中国网络视频收入市场规模达到330.1亿元,其中付费市场规模达到96.2亿元,并有望在2017年将达到142亿元。付费模式的崛起,正不断实现视频平台的基因重组。
目前,广告是《奇葩说》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单季近4亿元,这是《奇葩说4》的招商总额,如果算上前三季,合计约9亿元,这是不少地方电视台一整年的经营收入。
而这档节目之所以能够让“金主”们趋之若鹜,不只是因为它作为全网第一综艺的影响力,还包括其创新的广告方式。
纯甄酸牛奶,奶后吐真言;玩得不够大,别喝美年达;掏出来搞事情的拍照黑科技小米手机……节目中,马东采用网络流行语式的广告口播植入模式,助力广告主成功打入了年轻消费者的内心。有人统计,看过《奇葩说》的人平均赞助商回想个数为3.41个,远高于行业平均值2.1个。
不过,后来者模仿马东的口播方式,效果很难超越本尊,毕竟他出自相声世家。模式中可复制的部分,在于广告与节目内容融合。正如《吐槽大会》那样,把广告与吐槽段子融为了一体。
作为一档嘉宾之间相互吐槽的脱口秀节目,嘉宾槽点不够怎么办,主创团队想到的办法是用广告加料。这样一来,产品的亮点也会成为节目的看点和爆点。
总的来说,套路有三种:智商不够喝点三元奶粉来补;颜值不够用vivo X9自拍来救;声音不好就喝京都念慈菴。
而这只是一部分网络综艺节目广告植入创新的方式,网络综艺节目大多以软广植入的形式,比如Mini Talk、“花式广告”还有广告小剧场等形式,这样既不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也能够将所拉赞助商的广告融入到节目中去,达成营销目的。
综艺发展进行时,从“台网互联”到“纯网综艺”,从大屏幕到小屏幕。综艺节目在不同时代、不同载体以不同的形式发展着,未来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还需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838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