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余村,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而且是全国文明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为此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余村,探索余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转化过程。 7月5日,湖州师范学院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调研实践团队进入余村。沿着余村的动线设计从党群服务中心——两山会址公园——大石碑——党建文化广场——文化礼堂——荷花山漂流——冷水洞水库到矿山遗韵,这一路尽显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品鉴山水韵 细听法治音 寻觅致富路 翌日,实践团队一行8人早早的来到余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支部书记潘文革进行访谈,随后实践团分别对余村的生态环境、民主法治和经济发展开展实地调研。 一、山水韵 沿着两山绿道,映入眼帘的是余村十景之一——“荷塘雅趣”。荷花是余村的村花,更是余村人精神品质的写照和化身。正值夏日,十里荷塘,风姿绰约,清风摇曳,美不胜收。十景之二——“向阳花开”,朝气蓬勃的向日葵总能带给游客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谓“葵花已过荷花繁,南风入户清而温”,游客穿行其间,芳香扑鼻,移步换景,浑然天成。除此之外,最值得注目的是余村建于1986年的水塔,曾是当地村民储水存增压的重要设施。它见证了余村发展变迁,记录了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美丽嬗变之路。这些人文环境加之环绕的青山,构成了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江南画卷。 二、法治音 实践团从与潘书记的交谈中了解到:习总书记两次来到余村,2003年他提出余村要生态建设、2005年习总书记对余村提出了民主法治建设,这也是法治中国、美丽中国的理念来源,理念来源于基层。通过实践团队的访谈调查,余村将村民自治和民主协商相结合,制定了村规民约和家规家训,设立了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示范村。全面禁止烟花爆竹、不放养家禽畜生等等,都是余村对村庄治理做出的努力。 通过本次的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运用大学所学,在实践中将专业特长发挥出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可用性,更深刻体味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精神。感受美丽乡村的乡风韵味,体会“两山理论”的真正意义。 三、两山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实践期间,队员们了解到余村在“两山理论”的引领下,余村的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公共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实践团访谈的68岁的胡爷爷说,年轻的时候他是村里水泥厂的一名工人,那时村子里大多数的村民都是在村里的加工厂上班,每月有固定收入,村子关闭这些厂矿后,开始时村民们的确很反抗,反对村委的做法。但是慢慢的环境变好了,身体健康了,生活也越来越惬意了,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核心。村民们对村委在环境治理方面做出的决策也更为支持。老人们都说,看着他们生活的地方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他们打心眼儿里自豪。 本次的实践活动中,成员们不仅运用所学,发挥专业特长,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可用性,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精神,理解“两山理论”的真正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70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