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三下乡之学长学姐解锁泰州美食系列——幸福的流转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校园通讯社

夏夜追凉,有薄荷味的晚霞和两三勺炒凉粉的清爽。传统美食,即是需求,又是享受,即是记忆,又是传承。世界各地风俗各不相同,但是无法隐藏的是本质。食物跨越地域,跨越文化,成为心灵窗户的反馈,是最纯粹的。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通讯社“凤城不知名美食鉴赏团”暑假实践小分队在李宁老师带领下,于是去看看泰州乡间道陌。看到朝气蓬勃心怀梦想的凤城不知名美食鉴赏团”暑假实践小分队如朝阳般的笑容飞向湛蓝的天是如蓝一般纯粹的强烈心情。

图为制作凉粉的过程 韩悦摄

一、夏日寻清爽,古镇遇凉粉

想吃冰淇淋,想喝绿豆汤,七八月份的夏天,想去姜堰溱潼古镇戏水乘凉,再尝一口奶奶亲手做的炒凉粉。溱潼古镇四面环水,素有“水乡明珠”之称,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在古镇旁经营农家乐的孙奶奶为我们制作了她的拿手美食——炒凉粉。泰州炒凉粉一般有两种样式,刨丝或是切块,奶奶制作的便是切块炒凉粉,晶莹剔透,嫩滑爽口。曾有诗称赞:“冰镇刮条漏鱼穿,晶莹沁齿有余寒。味调浓淡随君意,只管凉来不管酸。”制作炒凉粉提前一天便要开始准备,将粉芡配水打成稀糊,放入锅中加热搅拌直至透明,便是熟了,再盛入陶瓷大盆晾凉,放入冰箱冷藏。第二天将凉好的凉粉扣在案板上切块,码得整整齐齐,一块一块隔粉甚至能看见指纹。再次入锅,奶奶加入酱油、醋汁、蒜泥、香菜等调味料,不断翻炒直至每一块凉粉都被酱料包裹,白红带油光,诱人食欲。盛夏的傍晚,三五好友在门前树荫下围坐乘凉,来一碗刚刚拌好的炒凉粉,真是凉盈盈、冰飕飕、酸溜溜、辣酥酥,五味俱全别具风味。

奶奶介绍说:“夏季吃凉粉消暑解渴;冬季热吃凉粉多调辣椒又可驱寒。”每一个食欲不振的傍晚,拌一碗炒凉粉都能给你清凉的闲暇时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凉粉承载着淳朴的风土人情,传承着独特的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的写照。凉粉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传统泰州炒凉粉常见于祭台,在四大祭祖之日(除夕、清明、中元、小冬)后舍不得倒掉,成为当地人的童年美食。如今炒凉粉基于传统,致力于创新,不断适应时代进步和大众口味,逐渐走出农村,走向各地的餐桌。而新一代泰州乡村人也用勺中的魔力推陈出新,开起了一家家农家乐、土菜馆,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出我国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图为薄荷饼 刘宁摄

二、雅谈品格高,薄荷香浓醉

那绿油油,青幽幽的薄荷,被农家乐老板种在园中一角。那淡淡的,悠悠的,缭绕指尖的薄荷香,袭满院子。薄荷,是夏日清新的滋味浓浓的清凉。薄荷在带着热气的夏风中摇曳,把独特送给我们。

薄荷,具有一定的理气宽中、疏解气郁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天,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功效.。农家乐老板把薄荷切碎,加入面粉和鸡蛋一起煎成薄荷饼,气味清凉,既下饭又消食。老板说:“薄荷饼,荞面饼都是泰州之前祭祀的祭品。以前缺食少物,祭祀之后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可以吃祭品。以前的无比珍贵到如今已然习以为常,时代的进步让人惊叹。”

以前的食物果腹即好,现在的食物精细化,带有回忆、治愈的色彩。正如薄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制成的药膳大多妙用了本身具备的药效,淡雅的清香。在更多的时候薄荷并不是主菜,为之配菜,当了绿叶陪衬红花。这不影响人们对薄荷的偏爱,反而是爱薄荷的原因——素雅。

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琼浆玉液、山珍海味,只是对味蕾的小小刺激。而家常菜,往往激起心底最深处的感激。民以食为天,那是一片用真爱撑起来的广阔天空。最爱一天中的黄昏,空气里的饭菜香味,薄荷柔软了落寞孤独的心。

图为姜堰农村 刘宁摄

传统美食从果腹无奈之选到成为闲暇时碎嘴的健康小吃,逐渐贴合时代进步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探寻幸福的味道,也一起经历幸福的流转——何为幸福,从前的吃饱肚子、有力气干活,如今的身体健康、追求品质;何为幸福,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美食各有千秋,都有独特的魅力。美食,人间烟火,既不是山水情谊,也不是功名利禄;既不是珍馐佳肴,也不是奢侈豪餐。它是用心制作的小食,道道素锦。它是一份温暖,不灼热,不燃烧,是文火慢慢熬制的幸福。

《中国好声音》的导师哈林认为冒险、创新才能成功,而导师那英则认为要坚持传统稳中求胜是关键。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鼓起勇气,打破成规,创造精彩的同时不忘记传承。当前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科技日新月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正席卷全国,很多年轻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注重实践,担于传承。

(通讯员 顾佳柠 韩悦)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810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社会实践
因着社会实践的缘故,我打开手机软件搜索了下附近的矛盾调解中心所处位置,搜索结果出现后,却很惊讶的发现答案就藏在我每日出门的必经之处。其所处位置是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结合其他具备社会服务职能的…
“河南红色文化”实践调研团: 深入受灾地区,发扬红色文化
因受河南省内强降雨影响,多地遭遇洪水暴虐,造成多处建筑物坍塌和农作物淹没,造成不少群众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为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帮助群众重建家园,7月26日,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学院河南红色文化调…
疫苗接种在医院,注意事项听我说
疫苗接种在医院,注意事项听我说——“小小新冠疫苗保卫你我他,大大繁荣中华为人民护航”湖州学院人文学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27日,我们“针针到位小分队”穿着小白鹭志愿服务团的紫色马甲来到了红旗路…
“走进疫苗普及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寻访疫苗故事中学习党史
2021年7月14日,实践团队在玉带社区采访到了一名接种完疫苗的老党员。此次采访将实践活动范围从普通群众推至党员,党员采访实录的加入,使我们实践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此次采访除了了解到疫苗接种情况,也在…
针针到位小分队,医院宣传很到位
针针到位小分队,医院宣传很到位——“小小新冠疫苗保卫你我他,大大繁荣中华为人民护航”湖州学院人文学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27日,我们今日的行程是在医院分发我们自己制作的新冠疫苗宣传册,并在力所…
返乡南王,体验村委会
返乡南王,体验村委会——浙理5-6“环保意识助力乡村振兴”小分队7月10日,小分队活动的第七天,针对前期调研及宣传对象以老年人和中年人为主的问题,小分队提前联系了最后一个目标村落——南王村的村委会,取…
撕裂黑暗的笼罩,一束火光燃起——南京审计大学“征澄”社会实践团队寻访中共一大纪念馆
为了深入学习并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谱系,7月13日上午,“征澄”团队的成员们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一座映入眼帘的石库门建筑就是6月3日刚刚对外开放的会址纪念馆。进入纪念馆的前厅后,可以看…
火辣辣的夏天,火辣辣的激情
我队岭南师范学院“领航星”文化支教实践调研组于7月27日正式开展调研工作。调研的主题为“十四五”时期下高州谢鸡镇乡村农业发展的分析及建议。其中,在调研过程中,高州市谢鸡镇村民身上透露出一股“淳朴”…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赴母校指导体育训练志愿服务队四地训练第八日
7月27日,山东大学体育学院赴母校指导体育训练志愿服务队顺利开展面向淄博市高青一中、泰安市肥城三中、菏泽市单县第一中学、德州市乐陵一中四个学校第八日训练,练习项目主要包括速度耐力训练和250米、150米加…
返乡路上,环保“童”行
返乡路上,环保“童”行——浙理5-6“环保意识助力乡村振兴”小分队7月10日,小分队活动的第七天,小分队提前联系了最后一个目标村落——南王村的村委会,取得了南王村暑期青少年活动——春泥计划的参与组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