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为人者,言而有信,为学者,更应如此。诚者,德之守也;常有自律之心,常行守诚之事,方能安身立命,功成身退。
战国之时,商鞅主持变法。时局战争频繁、人心涣散,为树立威望,实行变法,商鞅立木取信。新法在秦地迅速传播并使秦国渐强,最终实现一统中国。时光倒流至西周时期,此地却上演着这样一场闹剧:周幽王为博宠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西夷犬戎大肆进攻,幽王烽火再燃而无诸侯来援,终于酿成西周王朝的覆灭。
前者立木取信,一诺值千金;后者无义无信,烽火戏群臣。守信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弃信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对一个国家来说,“信”起到的作用可见一斑,那么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此,“信”具体表现为学术诚信与道德。
导师是我心中学术道德的模范。曾和导师交流过,实验过程中方法误差大,自己都不太相信做出的数据,怀疑所做工作的价值。导师举例说:“据统计,目前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是在重复,只有比例不到百分之一的科研才会有所突破。但若没有大量反复的实验做基础,自然也不会有这百分之一。误差是无法消除的,能消除的只有我们工作的失误。”通过这场交谈,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让我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充满了信心。
导师曾教导:“学术成果是要跟自己一辈子的,他会在个人的学术生涯清晰地烙上印记,诚信与否,愿慎重衡量。”导师反躬自省,恪守学术道德,在学术规范上始终如一地做一位倡导者、践行者和维护者,成为一众同门学习的楷模。在导师影响下,同门之间在科研上可以互相帮助,但在学术活动上,自难易彼,恪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学术成果。导师从不支持自己的学生沿用或者借用同门的数据用于个人论文写作,更不用说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这都是坚决抵制的。这也是自入学以来,导师给予我的莫大教诲。
部分学者违背做学术的本心,或急于求成,敷衍了事;或陷于庸俗,心浮气躁;更有甚者,无视学术道德,以抄袭等自掉身价的手段博取一时名利。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想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么就是对别人的攻击,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吹嘘。这无疑是违背了科学精神,相当于否定了潜心科研的学者,否定了他们的杰出贡献。
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在科研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学术规范,只有保持对科研的敬畏,尊重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学术诚信不仅是学术界的问题,更是每个人的问题。触犯学术诚信底线付出的代价太低——因为没有一个诚信档案或者说一个大的系统来记录,学者就会认为有捷径可走。而这个情形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也正是我们最担忧的。只靠道德标准来限制学术道德,这是理想化的,结局往往是屡禁不止。
鲁迅说过:“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恪守学术诚信、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是前提。对于当代学者,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倡导学术道德并以身作则,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或许繁琐的学术规范我们并不能出口成诵,但是学术道德必须时刻记在我们心中。恪守学术道德,是我们学术生涯迈出的第一步。从自身做起,摒弃不良学术之风,端正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添砖加瓦!
所谓立言先德,立文先人者也。愿与君共勉之!
http://www.dxsbao.com/xiaonei/440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