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山川、红色沃土、多彩风情……湘赣边区和大湘西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独特的文化禀赋。萦绕在黔阳古城间的是神秘又具有无限魅力的文化底蕴。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精华、获得灵感、汲取养分,让中国故事被更多人听到,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加鲜活起来,是每个青年乃至每个中国人需铭记在心的任务和使命,是使中国更加有魅力的重要方式,是使中国实力更加强大的必经之路。怀着对美丽黔阳的满心期待和对历史古迹的憧憬向往,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溪’望”暑期社会实践团于6月19日开启了他们的红色文化之旅。
湘赣边区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上午10时,实践团成员们抵达黔阳古城,扑面而来的红色文化气息深深吸引住了他们。湘赣边区是红色政权、革命军队和“第一军规”的重要策源地和发祥地,在革命年代,仅在湘赣边区牺牲的烈士就达30万人。但是,由于受限于区位、交通等因素,湘赣边区和大湘西地区经济发展仍显滞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明显。黔阳古城优美的景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与稀少的旅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践团成员们决心更加认真专注地将优秀的红色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清幽宁静的节孝祠位于古城北端的育婴巷,民国时为戴笠临时公馆及黔阳县“人民抗战后援会”。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参观节孝祠,对中国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还将所了解到的信息翻译成英文通过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宣传出去。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对中化民族的团结、勇敢的精神发出赞叹的同时,由衷对伟大祖国为我们提供的和平、和谐的生活环境表示感谢,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中国的各类传统技艺不胜枚举,无论是宫廷的还是民间的。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妙绝伦,且中国的传统手艺世代传承,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
棕编便是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棕编是利用棕丝制成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是我国编制工艺的主要品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棕编这种工艺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工序却纷繁复杂。实践团成员在棕编手工技艺传承人的介绍下,了解了棕编这一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对其精妙的技艺产生了热烈的喜爱之情,对其中独特的设计细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践团的成员们将所拜访的然翔园杨汉明老师介绍的关于棕编的历史故事和特色细节用双语解说给社会大众,希望国内外各界人士都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激起他们对于传统手工工艺的兴趣。他们所拜访的然翔园杨老师半世清贫,一件松松垮垮的旧体恤,一双穿了多年的老拖鞋,却始终秉守初心,简单淡泊,一说起自己从事40余年的艺术事业,就满眼都是光芒。
在中国古代许多手艺人追求的是终其一生做好一件事,并且代代相传。这造就了无数让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但是由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不够了解,甚至没有适当的途径能够去了解,很多传统匠人开始失业,导致的结果是很多传统技艺开始失传,到现在已经到了急需抢救的地步。因为不能有好的发展,甚至不能养家,后代许多人就放弃了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但是,近年来世界的天平开始倾斜,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在世界的位置越来越显要,尤其是“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提出,更是加快了中国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步伐。
当下无论是科技、军事,还是文化,我们在世界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在不久的将来会再次闪耀。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得用实际行动在红色传统中注入更加鲜活的血液,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作为精神面貌,切实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落实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传统文物方针。望乘着全域旅游和文旅扶贫的东风,越来越多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的红利将辐射这片热土,更多“养在深闺”的“未识”之处能有机会释放迷人风采。
http://www.dxsbao.com/xiaonei/4481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