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在黄山,携手走向非遗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科学学院 作者:非遗+社会实践队 胡青瑶

一生很长,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次旅行。每次旅程都存在着它们各自不同的意义,因为去往的目的地不同,同行的伙伴不同,途中的风景不同。非常幸运的是,我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的暑假,有了第一次出省调研的经历,跟着一支非常有魄力的团队:非遗+社会实践队。数十人一同于2023年7月3日上午从武汉站出发,前往安徽省黄山市宏村附近。

跟着一群陌生的人,来到距离家三百多千米的地方,我是非常激动又紧张的。此次前往安徽黄山,我们的目的是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找寻红色文化的身影。在这短短五天的黄山之行,我们住在古老又美丽的民宿里。到达目的地的第一天,由于时间的关系,队伍都在住店处原地休息调整。站在民宿的露台上,头顶就是蓝天白云,远处就是重重山峰,近处就是一些徽式建筑。远近结合的美景,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直让想对建筑的历史故事一探究竟。这些徽式建筑为什么有能力去代表着唐宋以来建筑与人文环境的最高水平呢?

在这里第二天,我们进行了两项活动:徽墨描金、瓦绘。上午的徽墨描金,首先有老师进行授课。老师以幽默的讲课方式向我们简述了他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史,让我们对知识更有兴趣。30个人坐在一起笑着,是我之前没有过的体验,我非常感慨。老师对墨的历史进行了讲解,并用现场所拥有的工具向我们演示了徽墨的制作基本操作:炼烟、洗烟;熬胶、拌料;成坯、烘蒸、捶打;称重、定形、修剪;晾晒;打蜡、描金。根据老师的讲解与演示,我体会到了墨的制作不易。它需要一年的时间去最后成型,每一块墨上都带着浓浓的香味,这其中蕴含着的是手艺人的一番心意,一片用心,只有我们真正的去尝试,才能知道其中的无穷力量,更加明白其珍贵。我们在体验馆里,只进行了描金这一传统手工,拿着细细的笔沾物质去描摹“金不换”三字。这样精细的活动,让我们静下心来,去慢慢的生活。在这个环境优美的地方,真正的放松自己。下午的瓦绘,我们画的是虎头砖,讲究的就是随心所欲,各种颜色都可以从我们的手下产生。画画,还是我小学接触过的东西,现在再触碰,只感觉非常不一样。

图为实践队员在为徽墨描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青瑶 提供

第三天,是我们来这里的第一次下雨。这次,我们来到了中国传统村落——宏村。宏村是5A级景区,许多导游团来到这里探寻徽式建筑。宏村本就有着“画里乡村”的称号,拥有举世无双的古水系,被称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保存完整的古代书院等重要文物。每个建筑之间只能走动一位游客,前后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行走,只让人感到热闹与亲切。宏村还提供了一个网红打卡点,免费提供小照片,非常暖心。下午,我们前往另一个传统村落——卢村。卢村有着完好的民居组成的木雕楼,每间屋子里的东西都能看出前人的生活痕迹。我们在错综复杂的村子里绕圈,就像走在迷宫里一样,相谈甚欢的同时又见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随着时代发展至今,这些东西能够完好保留下来,不光需要非遗人,更需要社会、政府的支持。

图为实践队员在宏村祈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青瑶 提供

之后,我们又接触到了传统手工:扎染、制作徽调糕。扎染围巾一直是我最期待的事情,将一条米白的围巾在自己的手上染成蓝色,染成我们自己想要的深度,非常有成就感。大家按照老师讲授的三种方法任意捆绑围巾形状,最后的成品也是独一无二的。经过所有人的努力后,一条条围巾一起晾在衣杆上。随着风吹过,在这古老传统村落中,在这干净纯洁的天空下,蓝色与白色相融的围巾翩翩起舞。下午制作徽调糕,是一个边吃边动的活动。各种样式的模型,米色的面粉,白色的糖粉,黑色的芝麻,最后变成一个个好吃的徽调糕。这算是我第一次动手做吃的,记忆也非常深刻。在制作过程中,时不时响起的敲击声,咚咚啪啪的,是多少本地人常年的工作呀。

图为实践队员向老师请教扎染方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青瑶 提供

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距民宿60公里远的博物馆与两条老街。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徽墨、歙砚、新安书画、徽州文献、徽州三雕是馆内的特色藏品。经过两个小时的参观,我认为徽州文化博物馆就是体验徽州文化的窗口,市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徽州文化熏陶的“大课堂”。两条老街,有卖吃的,有卖喝的,还有木雕、古玩等,在一家家店铺中,还藏着几处博物馆。商贩都十分的热情,招呼着过路人品尝黄山的各种特产,特别是黄山烧饼。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很多,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见证。中华文明5000余年的历史,因为他们而熠熠闪光。我们作为接受了这么多年教育的学子,有责任更有义务去认识、认可、认定它们,让它们在接下来的历史长河中永不停息。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783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在萌芽,感受爱
绿茵的草地、空旷的球场、闪烁的星星、蔚蓝的天空,双手一抱,放于脑后,身子一躺,贴于大地,与大自然背对背拥抱。望着遍布星星的夜空,脑海如放映机一样不断地回放着一天的所见所闻。在上杭,在萌芽,我感…
湖南师范大学公管院冬青营赴大安乡开展特色课程
(通讯员:杨灵灿,王思雅,魏楚松)为助推乡镇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7月14日,公共管理学院三元学社冬青营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安乡五星村与万宝村开展特色支教活动。赴五星村队伍开展了…
情系中农,医者仁心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7月12日上午八点半,在小安山镇干鱼头村的村委中,“药乡行”爱心医疗服务团联手小安山镇卫生院举行了“情系干鱼头,义诊暖民心”的爱心义诊活动。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让村民监督身…
加强安全教育,构筑美好明天
大学生网报宜都7月14日电(通讯员向欢)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理念,增强小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情系楚蜀,筑梦宜都”宜都三下乡实践队在宜都龙窝社区开展了《用电安全教育》的…
资助政策惠千家 ——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社会实践团队走访调研牛栾村
通讯员路文浩陈灵琪黄金鑫“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民族千年来孜孜追求的梦想,已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实现。但征途漫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仍然在路上。教育作为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河南学子三下乡:讲好普通话,迈向新时代
大学生网网新乡7月8日电(通讯员樊锦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对语言文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普通话是促进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学的规范意识,是进行交流的工具,推广普通话对社会有重要作用。河南…
开展硬笔书法教育,坚守中华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书法文化亦是其中灿烂的明珠瑰宝,它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7月12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
蚌院学子三下乡:走进岳西县王畈村,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指明的方向,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岳西县王畈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3年7月3日,共青团蚌埠学院委员会、蚌埠学院马克思主…
“药”爱一起来,服务不停歇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上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但是仍有很多人不重视自身及家人的健康,以及疾病预防。为了向居民宣传科学生活方式,普及卫生健康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居民对卫生领域素养和认识,切实提升居民群…
武术短兵:弘扬武魂,传承文化
短兵是传统武术体系的一个竞技项目,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击剑,在我国历史上绵延了几千年之久,一直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粹。可以说它属于“国术”体系,是与“国术”相伴而生的传统武术竞技项目。“3+2”融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