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姑娘,极其不自信,祖上三代全是农村人。从小,只有过年才会回家的父母对她最多的教导便是“读书才会有出路”“你是爸妈的希望”,承载着所谓整个家族的“希望”,她从小就努力学习,在她的潜意识里,“学习”好像是她生来就应该做的事,“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之类的奖状更是她必须努力争取的,因为只有这样,家里的亲戚和同村的人才不会对她失望,才不会对为她支付了许多学费的父母冷嘲热讽。她把写试卷当作每日必备的工作,把分数看做她和父母的脸面。正因如此,她时常因分数的跌宕起伏而感到焦虑,到了高三后期,有一个星期,她整晚整晚地失眠,心理医生说她压力过大而不自知,她那时候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真的患有心理疾病了。但转念一想,再坚持坚持,高考完就轻松了,上大学就好了。
终于,她考上了大学,家里所有的人都以她为傲,甚至连耄耋之年的奶奶都觉得自己在村里扬眉吐气了。她突然放松了脑子里的那根紧拉的弦,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想:“终于能好好地睡个觉了”。
在那个金秋9月,她跨入了大学的校门。看着气势磅礴的校门上的大字和同级的校友拿着行李的场景,一股暖流顿时侵入她的心里。她红彤彤的脸上洋溢着大大的笑容:大学,我来了!
大学伊始,她暗自给自己打气,要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做一个勇于尝试的人。于是,她主动去认识与她不同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个叫做“他们”的群体中就有一个“他”,却教会了她另外的东西。
他会摄影、会做饭,喜欢唱歌,她想跟他学习摄影,称他为“摄影老师”。他们聊得很好,可以互相开玩笑,也可以正儿八经地一起思考人生。她觉得他很优秀,于是整天在寝室里向室友叨叨,说着他们俩的聊天内容和对他那一份久违的心悸。她陷入了一个名为“暗恋”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整日跌宕起伏的心情让她极为苦恼,于是,她在这个圈子里奋力挣扎,想逃脱出去。最后,她成功了。只是,成功的代价却极为惨重。她告白—他拒绝—他跟她的室友官宣,这样的结局让她难以接受,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的状态实在难说。她难以想象自己竟然会受到这么大的影响,她跟她远在山东的闺蜜打电话,谈到他,她哭得不成样子。她在一个无人的角落哭着给他发一条条超过2分钟的语音,似乎想挽回点什么又似乎是在说再见,最后的最后,他以一句“我们还可以做朋友”结束了对话。
她终于体会到了“暗恋”的痛苦,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会主动喜欢别人。她删光了他所有让她烂熟于心的联系方式,她安慰自己,过段时间就好了。
之后的几年大学时光,她总是在图书馆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到了傍晚,她就去跑步。
喜欢她的人也不是没有,她都委婉地拒绝了。因为拒绝了别人,她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负罪感,所以之后,她再也没有想过谈恋爱这种事,她淡然了,也释然了,做好了单身一辈子的准备,也希望那个他能跟室友好好相处,好好幸福。
至于她,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似乎逐渐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自律,如何提升自己。她喜欢上了自律的生活,也结交了许多有着共同志向的好友。她们一起学习,一起健身,一起参加社会活动,一起追求更好的自己。事实证明,她做到了,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她成为了一个部门的部长,她能在台上侃侃而谈获得掌声,也能在私底下与学弟学妹们友好相处。她变得开朗了,自信了,连闺蜜都说,听她说话的语气,感觉她变了,变得比以前开心了。她很满足于自己的进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四年的大学时光就过去了。
毕业后,她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凭着大学时的学习经验和实习经历,她在公司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一步一步往上晋升,事业风生水起。同时,在而立之年,她碰上了一个刚刚好的人结束了漫长的单身生活,他铁骨铮铮,她独善其身,她们一拍即合,决定在一起并驾齐驱,在那一刻,她才明白,原来幸福真的可以晚一点到,只要它是真的。期待着命运逆转的她,日子终于从孤单中毕了业。
那个刚进大学时一脸茫然又极其期待的姑娘,那个现在把人生过成电视剧的姑娘,终于终于……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
http://www.dxsbao.com/art/1559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