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拥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损伤严重。发生火灾后,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推出相关头版和特刊,刊登大篇幅照片,并策划了系列报道。然而在中国互联网世界,当众多网民为巴黎圣母院的毁坏悲恸时,也有人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将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概念与巴黎圣母院火灾相提并论。4月17日,新京报书评周刊针对这次的讨论热点推出一篇视角独特的文章——《圆明园vs圣母院:与其在键盘上宣泄,不如了解背后历史》,透过历史的视角来分析探讨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唤起人们截然不同情感的原因。
追溯往事,新京报书评周刊带领人们一同回顾了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的建造发展历史。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建造,“捐助建造经费的人中固然不乏王公主教,但更多的是许许多多的普通市民。捐助者中甚至包括一群巴黎妓女。”相比之下,圆明园的开支大多是耗费民脂民膏。“1768年8月14日,内务府总管三和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开列了将圆明园中的一幢小建筑“韶景轩”油饰彩画翻新所需各项银两,数字令人惊讶,‘除出运渣土、清理地面实用现工未经估价外,按例约需工料银六千八百三十三两五钱二分七厘’。”巴黎圣母院是人民的圣堂,是世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心灵慰藉的场所,“提到圆明园,除了百年国耻的残垣断壁之外,能想到的恐怕就只有皇帝昔日在这里奢华的逸乐生活。”在层层历史的铺垫下,读者不难看出世人对二者态度差异的原因。而在这基础上,作者更好地倡导人们理性的对待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
谈及巴黎圣母院,人们脑中往往浮现的是它的庄严和谐,高耸挺拔,提到圆明园人们则想到那断壁残垣。相同的是人们都对它们历经世间沧桑后的故事知之甚少,而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这篇文章则通过细腻的笔调向人们展现了藏于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背后的故事。巴黎圣母院见证了法国的民族英雄贞德在这里平反昭雪、启蒙运动的骄子卢梭将他的忏悔录手稿藏在了圣母院的主祭台之内,拿破仑在这里举行了辉煌的加冕仪式,将皇冠亲手戴到自己头上,从纳粹手中拯救法国的戴高乐也在万众的哀悼声中,在这里走完了他在尘世的最后一程。而圆明园被毁后便被世人遗忘,“真正将这片废墟从遗忘的深谷中打捞出来,并且赋予国耻象征意义,是20世纪以来的革命风潮。” 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向人们娓娓道来。
面对珍贵文物的损坏,作者对其的惋惜与追忆在文章中不乏展现。“无情的火光映着眼眶噙着的泪水,广场上响起哀恸的祈祷和挽歌,即使是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在得知了这场火灾后,也不吝适时抛洒同情与悲悯,投进眼前屏幕上熊熊燃烧的烈焰中。”细微之处,极具感染力,令人们身临其境,感慨万分。内容之外,本篇文章排版简洁庄重,而这份庄重主要来源于图片的选择。大多数的配图都是画作,像雨果《巴黎圣母院》的插画及来自周武发老师的圆明园画作,为文章增添时代感。
巴黎圣母院逝去,是世界文化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而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国民,既然懂得珍惜自己国家的文明瑰宝,同样也会对人类文明的成果产生共情,尊重他国的文明瑰宝。如果直到今天,仍然不能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这恐怕才是真正的耻辱。”新京报书评周刊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国民的责任感,而正是这样极高的新闻道德素养,新京报及其系列产品能走得更远,成为媒体借鉴的榜样。
(图片 来源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文章截图)
http://www.dxsbao.com/art/1559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