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凉,秋意渐起。
不知何时开始,秋意浓到空气中都是丹桂的熨帖。踏着未晞的晨露,秋色竟略微显出几分惨淡的白,心情竟也生出几分凉薄。
随意跟着人流来到食堂刷了卡,买了一碗寡淡的白粥。粥的清淡仿佛正适应了秋的微凉,轻轻拿起温热的勺,略微搅拌几下,却从碗口升起的袅袅白气中感受出了几分熨帖,几分抚慰。干冷的空气中也莫名多了几缕湿润,同时也为这颇为肃杀的气候点染了几分暖意。
突然想起木心先生的话: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醇厚,清甜,温暖,似乎是粥的代名词。以至于人们一提到粥,便会于眼前浮现出一盏小炉,一汪烟火,以及一个水般温柔的人。于炉上慢慢熬煮的,不仅是粥,更是代表熬粥人的一种美好期盼。期盼喝粥的人呀,能够扫去一身寒凉,温热肠胃,更能除去满身疲惫。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人间烟火气,或许平凡,但总是令人心安。
当追溯过去的话,也可以从古诗中瞥见那时人们的红尘世俗。犹记《红楼梦》中,凤姐为老太太精心准备的老鸭粥,细细熬煮的粥,败火解腻,清淡适口,谷香浓郁。
如清朝著名美食家袁枚给粥下的定义为:“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在简简单单的一碗粥中,蕴含的不仅是亲切温暖,更含有阴阳调和的千古定理。蒸谷为饭,烹谷为粥。水和米的比例,也就成就了一碗粥的温润。
“粥能养人,老年尤宜”之说自古有之。从《汉书·武帝纪》里“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粥法”的描述来看,到了汉朝时,供粥给长者已从约定俗成成了国家律法。粥会成为中国人敬老的食物的原因很简单: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肠胃消化功能减弱,供以细软的粥以供年长者吸收。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在伦理关系上总是秉承着自己的行为准则。
天气凉了,一碗温热的粥最可以慰风尘。
http://www.dxsbao.com/art/3754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9年7月20日,这是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志愿者服务队在隆盛社区的第七天,也是最后的一天,志愿者们一如6天前,早早的来到了社区,孩子们这次每个孩子都来得特……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菀度青心,源留兰香——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4日至7月20日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扬梦起航”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赶赴綦江区隆盛镇隆盛社区,为隆盛镇的留守儿童们带去一个不一样的暑假。随着经济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志愿服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志愿服务队前……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影随心动,筑梦未来2019年7月20日,这是“青春飞扬·扬梦起航”志愿服务队三下乡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志愿者们在这最后一天给了孩子们一个惊喜:让大家一起在会议室观影。这次志愿者们推荐的……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时间总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随着风儿飞走,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溜走,从志愿者们忙碌的背影后溜走。今天是2019年7月20日,星期六。是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2……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时光如梭,一转眼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在这段时间里,志愿者们挥洒热血,昂首向前。通过这次的三下乡活动,这些热血青年们认识了一群活泼可爱……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以及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文化带下乡,……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