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驸马》分析爱情悲喜剧的文化场元素
《女驸马》的故事背景设在中国封建社会,作者对它的创作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场而言的。文化场是指文化与产生这种文化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范围。在文化场中,作品中的各个人物与各个事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最终的事件结局。“每个要素在各自层面上展开、综合、碰撞、分散,使得整个事件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
因此,在《女驸马》的爱情悲喜剧中,从封建伦理道德出发,在父子伦理(家庭伦理)和性别伦理、君臣伦理(政治伦理)三个大层面展开,对以冯素珍为中心的爱情悲喜剧进行文化场角度的分析。
一、文化场中爱情悲喜剧的模式解析
在《女驸马》的这一爱情悲喜剧中,冯素珍处于核心位置,冯员外与继母、公主、刘大人和皇帝等人对其感情进行制约,其中公主又起着推动作用。李兆廷和冯素珍的爱情悲喜剧的发展可以按时间顺序分为三层面:爱情层面、性别层面、政治层面。
在爱情层面,冯员外与继母充当了阻碍角色。父亲与继母先是嫌贫爱富逼李兆廷退婚,又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珍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这一步步推动着冯素珍为爱出逃、突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家庭伦理。在性别层面,冯素珍突破男女性别之差,大胆替李兆廷进京赶考,并命中状元,以女子之身成为附马爷。在这里,公主即对冯素珍与李兆廷的爱情有阻碍作用,但又凭借其善良的女性特征,使冯素珍完成了对性别伦理的挑战,并帮助她对抗政治伦理。最后一个层面是政治层面,刘大人和皇帝承担了重要角色。皇帝作为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对冯素珍反叛行为的后果以及爱情故事的结局起着决定性作用。
冯素珍凭借她的痴情大胆、博学多才、机敏聪慧,对抗社会伦理道德的阻碍,并不断壮大自己的阵营,为自己的爱情做最大程度的努力。文化场中的这五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各自在“爱与义”的文化场中做不同的选择,最终形成李兆廷和冯素珍的爱情悲喜剧。
在《女驸马》所限定的文化场内,从局部来看,冯素珍受到家庭伦理、性别伦理、政治理论三个因素的直接制约。而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正在于冯素珍她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挑战、对自由和平等的追逐。从整体来看,《女驸马》又是以冯素珍为代表的新生势力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来对抗以冯家和皇家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礼”教规范。
二、文化场内各要素对爱情悲喜剧形成的作用
在两人的爱情悲喜剧中,冯素珍自身是悲喜剧形成的内在因素,冯员外及继母、公主、皇帝是悲喜剧形成的外在因素。而李兆廷在此文化场中,处于次要地位,起引发矛盾的开端作用。下面将详细分析。
(一)冯员外及继母对爱情悲喜剧形成的作用
冯家是封建父权的代表,是对冯素珍爱情的第一层阻碍。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岳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珍花园赠银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珍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
“爹爹爱富嫌贫亲,又将女儿配豪门。我与李郎恩爱重,生生死死不离分。任凭天崩与地裂,要我改配万不能!”……素珍改装李兆廷,进京赶考救夫君。”
从这段唱词,可以看出冯素珍对爱情的追逐和传统家庭伦理的矛盾。封建伦理强调父母对子女婚姻的绝对掌控权,子女对父母的服从被称为孝,只有这样才符合“礼”的规范。而素珍显然不受封建家庭伦理的束缚,她即使有悖父母之命,也要追求自己的爱情。因此,冯素珍的举动是对家庭父子伦理的挑战。
(二)公主的阻碍和促进作用
这里的公主,是女性意识、女性特征的象征,也可以说,是女性身份对冯素珍的爱情悲喜剧的作用。
首先,先来看“素珍改装李兆廷,进京赶考救夫君。”男尊女卑是传统社会的文化正统,女性地位低下、没有资格参与到国家管理中去。但冯素珍不仅敢于向这一传统挑战,而且付诸于实践并取得了成功。这体现了素珍的智慧与胆识,更体现了素珍女性意识的觉醒,是素珍对性别伦理的挑战。
其次,再来看公主与素珍的对戏“洞房”。公主在此戏中是女性的典型代表。她面对夫婿时可爱、自然、娇羞,同时又善解人意、百般体谅夫婿。在得知“驸马”的事迹后又充满同情和怜悯,随后庙堂之上一起设套帮助素珍,更是显出公主的智慧、勇敢。其实,公主作为素珍行动的主要受害者,一旦不原谅,以她的政治身份足以置素珍于死地。因此,正是公主作为女性的美好品行,成就了素珍对性别伦理的挑战,更加彰显了女性的性别特质。
(三)皇帝对爱情悲喜剧形成的作用
在整个文化场中,皇权下的政治伦理,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它直接关系到素珍一系列行动的最终结果。而素珍对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正是打动皇家势力的原因所在。
素珍对君臣伦理的第一次挑战,就是她以男性身份考取状元。她能夺取状元,那她怎会不知这违背政治伦理,是欺君之罪。但她毅然选择了对君臣伦理的背离。素珍对君臣伦理的第二次挑战,集中在“金殿”这场戏中,而这里所集中的皇权之大,需要公主来帮助才有可能全身而退。以素珍、公主两位年轻女子来对抗刘大人和皇帝,双方力量形成明显对比,因此,这场决定命运的大戏又充满了喜剧色彩。
两位小女子先以一个虚构的故事来引导皇帝和刘大人,让他们先以置身事外的身份对事件做价值评判。
“皇帝:义女若是出我朝,孤王处置人称道。先恕那女子欺君的罪,再赦公子出监牢,成全她夫妻百年好,封她义女把名标。”
到这里素珍和公主其实以及成功了一半,但是,这种对最高权力的愚弄,是非常危险的。当皇帝明白自己处在故事中心,权威受到了挑战,皇帝盛怒。
“皇帝:(唱)胆大民女目无君,扰乱官廷罪非轻。不杀她难消孤的心头之恨!”
素珍这时几乎命悬一线,如非素珍之后的智慧辩解,以及保全皇帝颜面的绝好办法,矛盾无法解决,素珍就只有死路一条了。由此可见,素珍对封建皇权的挑战,是大胆又危险的,两个女孩挑战政治伦理,还是以政治权力获胜为结局。但是,对于素珍和公主来说,她们也是最终的胜利者,素珍和李兆廷获得了圆满的结局、公主也有了一个美好的归宿。
总的来说,在《女驸马》中,冯素珍作为中心人物,在两人的爱情悲喜剧中担当重要成分,而她自身的性格、精神则是这出悲喜剧的深层线索。她的身份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子女、相公、臣子,使她在文化场受多个要素制约。而也正是这些因素,使素珍展现出才华横溢、痴情大胆、机敏聪慧、以及对自由平等不懈追求的的美好品质,这些更是文化场中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内在因素。
http://www.dxsbao.com/art/4519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