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本将缺憾表述得淋漓尽致的的名著。
初读《边城》,体味出一种莫名的压抑,它是深邃的,自微弱而广远,如一缕烟。边城,若生硬地解读它,那么就是“边荒之地的小城镇”,是不是这样解释还有点世外桃源的意味。《边城》确实一样的僻远、静谧,但这剥夺去它应有的韵味,终究无法尽善尽美的结局。
有许多无知的年轻人,心开始悸动,有梦想在悸动,但最终它们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但是像沈老先生自己的经历一样,他一直对自己的祖国怀有难以言喻的爱。也许我们中没有人能拒绝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人物和事物,比如岳珉,他抱着他的弟弟,带着朦胧的青春和对家人的孩童般的温暖,对家人的那纯真的温情,真是美好,但是在战火中仅能享得一丝安宁的她与母亲以及姐弟们却没有等到前来接应的爸爸和哥哥,这种缺失,这种遗憾。
其实我从小厌倦语文课,但是我爱语文课上老师动情的小说讲解。小说《边城》情节历历在目:那个瘦弱的船夫爷爷,那个清新的姑娘翠翠,那只忠实的大黄狗,还有爷爷的烟袋,一切是如此的温暖但又多么的荒凉。这世界说来也是奇怪,有人心直口快,出言不逊,说不好听就是话痨;有人寡言少语、不善表达,不能让人琢磨。
翠翠,一个让人熟识的名字,在我的记忆中,她应该是划着小船,游索在柳梢之下、莲花丛中的。因为素未谋面,我曾想这该是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女孩子啊——她留着一头长发,编成一股利落的麻花辫,她当然应是爱笑的,但是啊毕竟是个女孩子吧,在生人面前肯定还是显得羞怯,如同一朵娇羞的花骨朵儿,默默地打量着这世界。她的衣衫,该是用月白这种清新的颜色染就。在风日里过好些日子,色彩已经是不那么鲜亮的,但是很洁净啊,不容一丝玷污。如此看来,俨然一个温婉如玉的典型南方姑娘。这面孔,让人心生亲近。正因她天真、良善,因而,她那喻世不公的身世和境遇,更令人叹惋,从而心生百般同情。鲁迅先生说过,所谓的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给人看。
其实我刻板的印象里,一家的老人应当是端庄肃穆的。不需要特意做什么,许是不怒自威的。他们的脸上,岁月留下了痕迹,眼睛也是日渐浑浊,目光却锐利,终日里看着周遭一切。其实这完全是我长辈的写照,他带给我的更多是敬畏。他沉默寡言,或许只是与同小孩子一起时才会这样。我从来不会想象,在世界的某一角落,会有一个这样的祖父:七十出头,已经是老年人,身体却十分硬朗,每日里沉浸在溪岸间撑船忘返,载人过渡。偶尔也会哼上两句有腔有调的小曲。坐他渡船的行人啊,许是想付给他船费,他一定是不要的,若有人偏要塞与他,他甚至与之争执半天。及时头发已经花白,他仍和20多岁的小伙子一样的喜好饮酒。不过,如同我对长辈的敬畏,翠翠也是敬畏他的,这是一个有趣而沉稳的长辈吧。
边城,它仅是个偏远而隔世的小镇,仅此。即使青山,哪怕绿水,也最终没有逃开尘世铅华和浸染。在利益面前,有人同流合污,沉沦不拔;有人逃避现实,一走了之:极少的人,清亮着眼,清明着心,仍旧日复一日,平淡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一个在风雨交加的夜里、在无尽的歉疚中煎熬;另一个失去了曾经懵懂的心,日日夜夜在渡口默默守望,斜晖脉脉,水波悠悠。她痛苦万分,但这时都不再重要,因为早已麻木了。这样的结局,又怎么用统一的标准去评判幸或不幸呢?虽也残酷,却仍留有一线生机——不知何日归来的,那“或许”,那“万一”。仅以此来慰藉,慰藉读者那悱恻的、怅然若失的心绪。
一条溪,一位老人,一个女子,一只黄狗,一条渡船,一切都是淡淡的,从淡中开始,在淡然中结束。
http://www.dxsbao.com/art/6512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