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呐喊》之我见

来源: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作者:闫兴月

似于每篇皆可见到鲁迅的身影,并不是有些篇目中所出现的“我”,而是在更多的人物身上皆可见到鲁迅精神的体现,正所谓以文传情。鲁迅并未否认过中国的希望,他也认识到生活中总存在千千万万坚守仁义、积极进步的人,是为中国的脊梁。总有些人物身上体现着奋进斗争之精神,《鸭的喜剧》里爱德先珂君尽力在沙漠般死寂的社会中寻觅缅甸草长莺飞、鸟叫虫鸣的奇妙美景——追寻愿者发声、自由开化的新世界;《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或许是当时社会地位最为低微的存在,但其仍固守对生活的温情与善意,并未让人性的关怀泯灭、消失于泥土,他们像是阴霾之中的一点点萤火、铁屋里的一丝火星,虽在当时的社会中力量尚且弱小,但总归是有了一些梦醒的人,可以叫醒更多沉睡之徒。鲁迅早时的一些经历所感——即试办《新生》的失败也给他的创作经历留下了一些的影响——他并未存留某种纯粹的英雄主义,小说中的先进人物也会失败、流血、牺牲。他们绝非一个个振臂高呼而云者四应的英雄,他们的牺牲可能会如鲁迅的失败一般给人一种无端的悲哀之感“独自叫喊于生人之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或许种种努力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对人民造成多大的影响,甚至于为人所耻笑——像是《药》里被残杀的夏四少爷,落得一个人血馒头材料的下场,最终还沦为茶馆众人的谈资,“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吗?”哄堂大笑、满嘴附和之中哪会见得民众的一点点反省,进步自由于思想僵化的人们来说,宛如笑柄——然鲁迅也曾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即便现下似无波澜,愚公移山也终有搬尽的那一天,像谭嗣同所期盼的,有了肯为革命流血的人,胜利之日似乎也并不遥远了。

小说中人物刻画十分细致生动,像胡适所提倡的,鲁迅确确实实是将目光放向了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平民大众,做出了“活的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似才子佳人般单薄,而是日渐立体起来、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他们或许无知、或许愚昧、或许惹人厌恶,但他们身上总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人性的闪光点。《明日》里的单四嫂子虽“粗笨”无知、误信庸医、一味逃避,但其对宝儿的关爱溢于言表——宝儿是她耕织不辍的动力源泉,是他的生命信仰。宝儿死后,单四嫂子也尽心尽力地操办丧事。在丑恶的泥沼中我们依旧可以瞥见些翡翠般的新鲜颜色。

鲁迅对那个时代的封建传统礼教也做出了尖锐的剖析与否定。《狂人日记》中痛呼“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吃人的哪里是这个社会,分明便是根植于人心的传统礼教,父传子、姊传妹、师授徒……郭巨埋儿奉母、王祥卧冰求鲤、以肉事病母等等愚孝的故事众多,愚孝却并不自爱、并不平等看待众人,落后迷信、封建保守的思想也一直裹挟社会。一味鼓吹传统的伦理道德只会铸造表面上的谦谦君子,而骨子里的恶臭无从得知。这深埋在血液中的歪曲的价值观让他们可以像孔乙己一样将偷书说成窃书,天天长袍着身,便觉高人一等;也可。便是这些愚昧固化的思想让垂垂老矣的病树缀满了沉重的露水,让冬春交接的时代蒙上厚重的雾气。

制度腐朽、观念落后,转型中的中国将要从哪里谋求出路?爱罗先珂君转投到了“俄罗斯母亲”的环抱中,去发生了十月革命、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的苏维埃去了,不知鲁迅是否也在此处暗示着,要想出现生机勃勃的社会景象,我们完全可以去学习他们;《狂人日记》中狂人为小孩子口出狂言而震惊,是否也说明应当从孩子抓起,将更多的尚且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儿童们从传统思潮的魔爪中挽救开来,努力的开化青年、幼童思想,为国家的富强培育下一代的生力军;

时至今日我们仍有叫嚣着“男子为天,女为地”女德班来玷污人心,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来考验人性,有披着尊老爱幼的名头进行道德绑架的老人们……我们对传统的思想的态度,断不能像是五四时期那般事出有因的决然,也并非启蒙开化之前的奉为圭臬。当代社会的种种恶相让我们应当也意识到,民智开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对于传统文化的甄别与合理继承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传统并非全为精华,我们理应渐渐悟得,这其中也掺杂着许多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创造的,符合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成分所在。我们不必全盘接受——唯有符合当代自由平等等价值取向的、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才应当得以歌颂、赞扬。传统文化应当成为的仁义礼智信等优良传统传承的载体与证明,绝不应该成为恶人作恶的工具,成为恶人标榜的保护衣。鲁迅在那个时代所做出的努力颇见成效,非但为民国点燃巨火,也为我们后世长亮明灯。

http://www.dxsbao.com/art/651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记,与黄河红色文化紧密…… “豫河红传”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豫河红传”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书香满园 志愿同行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寻杏坛校…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

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

在这个并不算寒冷的冬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一群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寒假期间集结起来,一起走进了当地的敬老院…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

乡情民情考察

返家乡乡情民情考察近日,一群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家乡大余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情民情考察活动。他们深入乡村、社…

最新发布

自我,入我们
自我,入我们“那些打不到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炎炎烈日下,暗暗咬着牙,笔挺身子,任凭黏腻的汗液流下,任凭不安分的发丝挑逗皮肤,带来阵阵瘙痒,那,坚定地眺望着远处的蓝天的,正是我们,江财的大…
军训正当时,关怀暖人心 ——记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领导慰问新生
为鼓舞新生士气,了解军训实况,表达学院关心关怀,9月22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叶文忠、党委副书记王鹤及学工办主任陈攀一行人前往体文广场慰问军训教官及全体2023级商学院参训新生。军训场上,…
铮铮铁骨脉脉深情
铮铮铁骨,脉脉深情霜秋且至,炎序未尽。潮湿的热空气如同银丝般缠绵如喉。焰阳灼灼,寒蝉切切,浸润着汗水,厮握着酸痛,热火朝天的军训开启了大学生活的新篇章。而军训中最令他们荡气回肠的,莫过于铮铮铁…
《呐喊》中鲁迅的启蒙思想
鲁迅对于启蒙的深刻的思考也体现在鲁迅对于启蒙者的多层面的认知,一方面鲁迅认识到当前启蒙运动发展的不甚顺利,革命之后在乡村也没有所谓思想全然开化的美好图景,反而见的较多的是农村老儿女麻木不仁的面…
无军训,不青春
无军训,不青春2023年9月,当阳光超过地平线,金色光芒洒满校园,伴随着夏末蝉鸣,江西财经大学迎来了大学第一课——为期两周的军训。军训于法苑新生而言,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周围的同学,教官,未曾接触…
“奋楫笃行六十五载,踵事增华正恰当时”团立项活动 (博学篇)
“奋楫笃行六十五载,踵事增华正恰当时”团立项活动(博学篇)福州大学六十五周年华诞之际,为展现我校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团结培养青年团员的知校爱校荣校意识,发扬并实践福州大学三种精神,为…
以心交“新”,从“寝”出发——生命科学(健康)学院领导走访学生寝室看望2023级新生
为切实了解2023级新生入校适应情况及其思想动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环境,感受学校温暖,增进师生情谊,9月9日下午,生命科学(健康)学院领导班子、全体辅导员以及新生助导员等走访了学院2023级新生宿…
“奋楫笃行六十五载,踵事增华正恰当时”团立项活动 (明德篇)
“奋楫笃行六十五载,踵事增华正恰当时”团立项活动(明德篇)福州大学六十五周年华诞之际,为展现我校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团结培养青年团员的知校爱校荣校意识,发扬并实践福州大学三种精神,为…
实践出真知,奔赴职业场——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师范生实习动员大会顺利召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教学能力,引导师范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推进实习工作顺利开展,9月7日下午,…
医心助老,校企联合,青春筑梦前行,赋能从化养老事业新发展
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