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成都,这座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无处不洋溢着茶的芬芳,无处不闪烁着茶的智慧光芒,无处不展现出茶的无限创造力。2018年7月24日至7月3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实践团队的五名成员走进天府之国——成都,以大学生视角体验成都这座城市的茶文化。“探人文天府,绘茶道之图”,创新茶文化传承方式,展现茶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踏进这座城,感受它的魂。在成都,无论你是地处繁华中心,还是寂静小镇,在朦胧的早晨,亦或是慵懒的午后,你都能找到喝茶人的影子。
百年茶馆——人民公园鹤鸣茶社
鹤鸣茶社的创办人姓龚,大邑人。上世纪20年代初,他租了公园一块地皮,修建了一座亭式厅堂茶厅,取名为"鹤鸣",横额由书法家王稼祯题写。中式建筑、湖畔、长廊、矮桌子,竹靠椅,盖碗茶、长嘴壶、掏耳朵、看相占卦……构成了鹤鸣茶社独特的风景。
在春夏秋季,来喝茶的茶客都很多,生意最好的时候可说是座无虚席。老人摇着蒲扇 和满堂儿孙在这里家长里短,或手持盖碗茶具慢慢细品,或摆龙门阵,或打牌聊天,或看报嗑瓜子,将悠闲惬意发挥到极致。当然,这里面不仅有老成都,也有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12-30元不等的盖碗茶,桌上配有暖瓶可以续水,如果不赶时间,能在茶社里坐上整个下午。茶客们还能去社里出售茶叶和零食的小卖部,买点瓜子、花生等"零嘴儿",一边喝茶,一边享用。
在这嘈杂的环境中,有一位爷爷,桌上一杯茶,手上一份报,喝口茶,看眼报,似是周遭的事情都与他无关,这大概就是成都人的姿态。在对爷爷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爷爷从二十几岁喝茶,迄今已有五十几年。在午后,喝喝茶,看看报,似乎就是爷爷现在的生活状态。对于爷爷来说,喝茶没有那么多讲究,在家里保温杯加茶叶,在茶社来一杯盖碗茶,绿茶是最爱,喝久了也就不苦了。
一对来自南京的母女,与我们甚是有话聊。最喜喝花茶,茉莉花茶数北京最好,口感较于她们在此喝的这杯更佳。喝茶不分地点,家里、办公室随时随地都可以,健康养生。办公室用玻璃杯、保温杯,回到家里便有专门的一套茶具,喝茶也要有仪式感。紫砂壶挑剔,只爱普洱,白瓷壶方便,可泡绿茶。女儿爱喝奶茶,但奶茶与传统茶并不冲突,可以融合的很好,每天喝茶的人偶尔也可以尝尝奶茶,奶和茶的搭配也是另一种味道。奶茶很流行,但并不会替代传统茶。
两位青年刚工作不久,说起上大学时喝茶的经历,没有刻意为了养生,就是很平常的事。从宿舍泡好了茶带去上课,亦或是下了课回宿舍慢慢泡杯茶,也许今天会忘记喝茶。随手抓一把茶叶,倒一杯开水,倒也自在。
在一群人中,有两位白皮肤的人显得尤为突出——一对来自瑞典的夫妻。他们很爱喝茶,但是他们国家不产茶叶,大多是从中国及其他国家进口。相较于偶尔在下午和朋友们喝茶,他们一天可以喝五六杯咖啡。咖啡充满着他们的生活,茶却是另一种令人享受的点缀。
成都茶文化的活化石——彭镇观音阁老茶馆
位于双流县彭镇柳荫河旁的观音阁茶馆是最能体现老成都人淳朴民风的老茶馆,只有唯一,没有第二。老茶馆距离成都市区二十多公里,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叫观音阁茶馆。是成都仅存不多且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老茶馆,它至今仍然还保留着完好的百年老茶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独特的文革时期痕迹,再现了这个老店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据传,大约150年前,彭镇发生了一场大火,整个镇子的房屋化为灰烬,唯独这片老房子幸免于难。传说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保佑,于是民众在这里供奉观音,取名观音阁。不知从何时起,观音阁开设茶水铺,人们在这里求菩萨保佑时喝茶聊天,这一喝就是一辈子。
走进老茶馆,中间通道上是凹凸不平的“千脚泥”,一方木桌配四把竹椅,三角形顶横梁排排齐,收银的桌子上放着算盘,旁边即是账本。墙上的毛主席画像与毛主席语录依稀可见,“共产党万岁!”朱砂红的大字显得尤为突出。茶馆很吵,麻将碰撞的声音,打扑克的叫牌声,两两喝茶谈笑声,还有掌柜的问候声,声声入耳。这才是印象中的老茶馆。来几杯茉莉花茶,五人围着一张木桌,享受老茶馆的独有的热闹。
茶客们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摆龙门阵,不少老爷爷手拿烟袋锅来此是专门来抽烟叶子的,说是在家里家人们都烦他的烟叶子的味道,只有在这里抽的才舒坦、惬意。
志愿与茶道体验——源石茶社
在游客爆满的宽窄巷子对面的街道上,有一间源石茶社。三四个雅间,一张长桌子配三个椅子一张沙发,一套茶具整齐地摆放在桌头,桌尾的小盆栽尽显典雅氛围。这里不热闹,讲话似乎都是轻声轻语的,生怕破坏了氛围。温杯、洗茶、泡茶,再从功道杯中倒入每个人面前的白瓷杯,一般来说两泡、三泡的时候茶的味道是极好的。喝老茶、存新茶,一般普洱茶是越陈越好。泡茶的姐姐还给我们讲了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湿泡和干泡的不同,绿茶和红茶的季节——夏绿茶、冬红茶,边品茶边听茶知识,受益匪浅。
在对茶叶的品种以及茶叶的销售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团队开始在源石茶社做志愿。帮茶客端茶倒茶,动作细心轻缓;帮茶社主人擦拭茶桌,一布从桌头到桌尾;为茶客吉他伴奏,舒缓乐声增添氛围。一个下午接待了两拨茶客,共十一人,均对我们的服务的认真态度和良好质量给予肯定。
经过一天的志愿过后,第二天团队再次来到源石茶社进行茶道体验。这一次我们不是简单的端茶抹桌,而是学习一整套操作。从温杯、洗茶,再到泡茶、滤茶,最后倒茶。这一套最难的大概就是要学会忍受陶瓷茶杯传来的高温,毕竟是热水泡茶,在将茶杯端起来洗茶、滤茶的时候,难免会感受到杯体的温度逐渐升高,所以姿势正确、速度快、动作稳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然茶还没滤完,手就已经握不住杯子要草草放下了。整套动作若是熟悉起来,是非常好看优雅的,坐在那里专心泡茶,让人不忍打扰任何一个环节。
中国茶叶的未来——小罐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他六件都在,“中国茶”却处在极端尴尬的拐点。中国不仅丢失了“茶道”,甚至面临茶文化的断代——年轻人不再喝茶,他们“需要”的是可乐和咖啡。在新生代眼里,茶饮料就是茶,而实际上,后者和传统茶压根没什么关系。
小罐茶---中国第一个茶叶品牌,它的崛起是对这偌大的茶行业的一次创新。中国的茶行业传统、守旧却也很庞大,中国茶这么好,却没有一个茶叶品牌,这激发了小罐茶董事长创业的信心,他要做出中国人的中国茶。从消费者角度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从专家角度明白怎么去做,将消费者与茶叶专家联系起来,将茶叶和商业结合起来,这是小罐茶的新兴作用。先将产品做好,再去思考营销,这是小罐茶的发展策略。茶行业的销售,开始从以前批发零售的简单模式,变成了如今有着精致包装的品牌销售,这是一次有勇气的创新。
小罐茶这个品牌能走多远、火多久,依旧是未知数。但毫无疑问,它给中国茶带来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甚至其成功已经和中国茶的复兴绑在了一起。
现在,中国茶的品牌化初露曙光,收复失地、再走丝绸之路,也不再是空谈。未来,行业需要的不止是一个小罐茶,而是更多的“大罐茶”、“大碗茶”。各家合理竞争,共同做大、做强产业。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队员们都收获了很多,我们不仅了解到成都茶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还清楚的认识到像茶文化一样的传统文化,正需要我们这样的青年去维护,去继承,去发扬。
http://www.dxsbao.com/news/1345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