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子书越来越普遍。人们在选择电子读物与纸质读物时,可能会考虑到阅读的效果,因此产生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孰优孰劣的问题。事实上,的确有研究者曾指出存在“屏幕劣势”的现象,即以电子屏幕为呈现载体所取得的阅读成绩和成绩不如纸质稿。
从认知负荷的视角出发,电子屏幕特有的物理属性可能会占用读者一定的认知资源,进而影响读者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由于个体认知系统的局限性,与任务相关的信息会与物理学习环境中可能与学习无关的特征竞争,争夺读者工作记忆中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进而分散和阻碍学习过程。
目前,已有理论和不少实证研究支持了认知负荷理论的观点。研究者发现,在电子屏幕上阅读时产生的认知负荷可能来源于视觉疲劳和缺乏认知线索两个方面。
在视觉疲劳方面,阅读中的视觉疲劳来源于“干眼”症状。研究者认为,阅读过程中需要保持视觉聚焦,这时候阅读者会减少眨眼的频率,加快眼泪蒸发速度,形成“干眼”。 “干眼”可能会导致疲劳、头痛、视力模糊和对光敏感等症状。
电子屏幕由于分辨率较低、阅读角度垂直,会加重“干眼”症状,加剧阅读时的视觉疲劳:他们的闪光融合频率分数更低、对比敏感度功能更差;阅读体验更差。且电子屏幕带来的视觉疲劳会增加读者的外在认知负荷,进而影响阅读效果与任务表现。
在认知线索方面,阅读过程中来自视觉、触觉、动觉的认知线索能够促进加工与提取文本信息。研究者认为,屏幕阅读时,由于缺乏视觉、动觉、触觉三方面的认知线索,因此读者的外在认知负荷增加,关联认知负荷减少,导致其阅读表现受到影响。
尽管认知负荷的视角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屏幕劣势”并不存在。或许,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认知负荷理论只是提供了一种视角,而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究竟孰优孰劣,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http://www.dxsbao.com/news/5136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