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苏州大学暑期实践团队探访留园中的铺地世界

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俞歆航 刘梦婕 周欣沂

苏州大学文学院“择一隅清幽,观四季流转——苏州园林漏窗、铺地图案设计研究”实践团队于7月10日去往留园为铺地文化素材积累进行拍摄。留园,俗称“刘园”,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代表清代建筑风格,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而知名。留园中铺地图案众多且极具特色,一弯一折间饱含意趣,这也是实践团队选择留园作为铺地素材收集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所在。

在实践之前,团队成员了解到留园的鹿纹铺地造型多变、栩栩如生,因此在拍摄素材过程中特别注意此铺地。《易林》中有言:“鹿食山草,不思邑里。”即写鹿常幽居于山林,以良草为食物,安于自然,这与古代的隐士精神相契,因此,古人常以“麋鹿之情”比喻隐逸之情。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写的则是宾主欢宴时的场景,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这句话时增添了“求才”之意。古人对鹿安于自然、恬淡习性的喜爱与赞美,反映出他们自身的那种不汲汲于名利的隐逸思想,这正是苏州大学文学院实践团队所探求的铺地文化后的人文色彩。通过今日脚下的一块块铺地,跨越时空,感受昔日古人的情怀。

(图为留园中的鹿纹铺地。)

(图为留园中的梅花鹿纹铺地。)

在拍摄过程中,实践团队一行人发现了几幅造型奇特的铺地图案,这些是在实践前收集的资料中没有涉及到的铺地图案。于是他们根据实践前的调查对这些铺地的图案进行了大胆的猜测,热烈的讨论吸引了周边的一些游客的兴趣,他们也纷纷参与进来,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与大众的互动,是实践团队的意外收获,更丰富了本次留园实践的意义。

后经过调查,实践团了解到留园中这些造型奇特的铺地图案其实是暗八仙纹铺地。这些图案分别是八仙的法器:鱼鼓,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频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荷花,何仙姑所持宝物,“手执荷花不染尘”,能修身养性;葫芦,李铁拐所持宝物,“葫芦岂只存五福”,可救济众生;扇子,钟离权所持宝物,“轻摇小扇乐陶然”,能起死回生。留园中这些铺地图案是在八仙的法器造型基础上加上了如意、银锭、毛笔、飘带等元素,寓意“必定如意”。

(图为留园中鱼鼓纹铺地,鱼鼓两旁以毛笔作为装饰,寓意“必定如意”。 )

(图为留园中的荷花纹铺地。)

(图为留园中的葫芦纹铺地,以如意、飘带作为装饰,喻万代如意。)

(图为留园中的阴阳玉板纹铺地。)

(图为留园中的宝扇纹铺地,以如意、银锭作为装饰,寓意“定能如意”。)

这次留园的实践活动主要目标是采集铺地素材,并对此进行分类,研究其图案背后的人文内涵。苏州大学实践团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身体会造园者挥洒的心血。道是“翠拾林深,春从何处是;莲生袜底,步出个中来”,一步一停留,实践团队的年轻人在悉心体会传统文化给人的点点惊喜与感动的同时,致力于将这份收获传播给广大群众,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扬者。(图为团队成员在留园门口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7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青岛科技大学“微湖闪光”教育关爱团开展手工艺活动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爱团于7月29日14:30开设手工艺创作课堂。在上课之前,孩子们早早的来到了教室,讲台上的手工材料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使他们对接…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化工学院通讯员:王俊男)8月10日上午10点30,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一次会议于化工大楼A208顺利召开,参与此次会议的有实践团…
2019年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正式启动!
2019年8月10日上午10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三支队伍的全体成员汇聚在化工大楼A208,化工学院团委书记夏妮老师莅临本次会议,对本次活动做出指示。首先由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
青岛科技大学“微湖闪光”教育关爱团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加强孩子们历史文化认同感
7月29日,“微湖闪光”支教团入岛第三天。以“服务贡献,热情青春”为宗旨,以“浅显易懂,知识传播“为目的,支教队员们给微山岛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历史文化等课程,下面是详细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享受英语学习,感悟英语魅力——青岛科技大学赴微山县微山岛镇中心小学“微湖闪光”支教团
7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微湖闪光”支教团暑期三下乡继续踏上了支教的行程,开始了支教时光的第二天。为打破传统英语课堂陈规守矩的特点,让孩子们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支教团队的王老师…
青岛科技大学“微湖闪光”支教团:温暖微岛 无言之爱
为拓宽同学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好了解大学,以及培养同学们多方面的兴趣,青岛科技大学“微湖闪光支教团”于7月28号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课程,同学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在“大学与城市”课上,队员侯月腾充分讲…
不惧酷暑,燃烧自我——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安全培训会议
不惧酷暑,燃烧自我——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安全培训会议8月10日上午九点,由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组成的两只三下乡队伍及由学院2019级学生辅导员组成的一支队伍齐聚化工大楼A208开展安全培训会议,院团委…
看历史走过 感爱国情怀
8月7日早,在和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李总的带领下,湘潭大学欧阳建权教授、唐欢容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陈振洲博士和广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邹丽珊老师携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怀化芷江科研实践团参观芷江受降旧址、…
梦启盛夏--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调研团培训大会
(通讯员:化工学院陈碧琪)2019年8月10日上午9:00,艳阳高照,微风轻拂,此时湘潭大学化工大楼A208会议室聚满一群青春活泼的大学生。在化工学院团委书记夏妮带领下,三支三下乡调研团队成功开展湘潭大学暑期社…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培训会议顺利进行
(通讯员史茜茜)2019年8月10日上午9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培训会议在化工大楼A208召开。“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团”等化工学院三支调研团队参与此次动员大会。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