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岛农大教授学子走进淄博周村:种植技术下乡,筑梦乡村振兴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作者:王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想完成这一总要求,切实走好乡村振兴道路,最基础、最需要做的事是要走到农村去,走到农民的身边去,切实为农民解决他们的困惑,进行亲身指导和理论知识的讲解。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由设施专业教授杨延杰和学院团委书记刘燕杰两位指导老师、4名设施专业研究生、4名设施专业本科生组成的10人“蒲公英”乡村振兴小分队,来到了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对当地设施农业发展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和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工作对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

“希望你们可以给予农户们一些技术上的指导,普及一下科学种植的理念,为种植户传经送宝。”南郊镇仇书记表达了他对此次社会实践的殷切期望。实践团队首先到达南郊镇人民政府,与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洽谈与工作对接。

图为实践团队正在与周村相关负责人进行工作对接,了解当地蔬菜生产发展现状。

会议上,周村区团委高书记、南郊镇尹镇长向杨教授和队员介绍了周村区南郊镇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南郊镇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农业方面,周村区南郊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采取政策鼓励、科技引导与资金相结合的措施。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镇上有一些设施大棚和蔬菜园,但农户掌握的技术并不多,在种植大棚作物时经常遇到棘手的问题。”尹镇长告知实践团队。

期间,团队带队老师刘燕杰介绍了团队此行的目的,来到南郊镇是想了解当地的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希望能够对农户的种植技术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并与当地建立长期合作。同时,指导老师杨延杰教授表明,会切实为当地农户提供种植和栽培方面的帮助,助力当地农业发展。

技术指导,深入基层助力发展

杨教授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和设施大棚种植基地,对当地的设施大棚和农作物种植技术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大棚种植现状,并向当地农户现场讲解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大棚的维护的理论知识,切实解决了一些农户在农业种植上遇到的问题。

图为在大棚里,杨延杰教授正在询问农户农作物的生产情况与存在问题。

“大棚里面的温度比较高,但也需要根据大棚里的实际情况来通风换气。”在设施大棚种植区,杨教授一行人详细地向农户讲解了如何提升土壤肥力,如何调控大棚温度,以及如何处理空气中的菌群等种植技术。“尽可能用土肥来增加土壤肥力,不能光靠化肥,土肥里含有的很多养分是化肥所不具备的。”“空气中的菌群,可以用沉淀好的石灰水喷一下。”在考察过程中,农户们将实践队员围了起来,用朴实的语言询问着一些问题,杨教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耐心、专业的解答。

随后,实践团队了解到在几家农户的菜园里,有一种当地的不知名飞虫破坏着菜园里的蔬菜,村民喷洒各种农药也无济于事。实践团队走进菜园进行实地考察,杨教授观察了菜叶的受损情况和害虫的形体特征,随即咨询了研究昆虫的教授专家,给出了农户准确的回答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此外,实践团队先后走进了村民的生菜园和西红柿种植区,关于生菜烂根和西红柿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对村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图为杨延杰教授结合实际生产,针对生菜烂根问题向农户们提出解决方案与生产建议。

实践团队在讲解种植技术的同时,根据农户的种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增产、增收方案。一位村民告知实践团队自家葡萄园里的满地荒草无法清除干净,在查看了村民的葡萄种植情况之后,杨教授提出了“养鹅控草、鹅粪养地”的方案,并向农户讲解了一些注意事项。此种方案不仅可以解决荒草无法清除干净的问题,而且鹅蛋和大白鹅可作为农户的另一种经济收入来源。另外,结合工作和实践经验,杨教授在葡萄施肥、喷药方面给了村民一些建议。

任重道远,筑梦乡村振兴道路

此外,团队成员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分头行动,走进南郊镇的各个村庄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详细了解了南郊镇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在乡村振兴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户缺乏种植技术,种植问题较多;二是农户需要技术指导,学习途径较少;三是农户对相关农业政策了解不深入,宣传力度不足。

图为杨延杰教授和村民们进行深入交流,讲解种植技术。

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农户们提出的问题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发展新农业任重道远,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

此次社会实践,学生跟着老师深入基层,调研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向农户讲解种植技术,并解决了他们在实际情况中遇到的种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当我看到一些村民的种植问题得以解决后脸上的朴实笑容时,我就知道,这次没有白来。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实践结束后,队员圣亚男发表了他的感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5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习近平在厦门(十三)》座谈会及实践总结
(本网讯计信学院王蕊)2019年8月21日,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合肥天立泰暑期实践团队在天立泰公司5楼会议室召开学习《“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习近平在厦门(十三)》座谈会。座…
大太阳阻挡不了我们!
——太阳太大,晕到不行!今天太阳是真的大,可就算是九日同天,也不能消磨我们18级五营28连的训练意志。大家坚持着顶住烈日和中午刚睡醒的疲倦,站在军训场上。当副连长发话时,大家都笑着说:“太阳太大,…
三下乡感悟:易碎梦,离别的验收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一瞬间一个月的支教生活就此画上句号。离别的话挂在嘴边却开不了口,但又不得不说再见。一切恍如做梦一般,梦里我翻山越岭来到你们的世界;梦醒之后,我已然坐上了回家的末班车,渐渐消…
认识自我,畅享欢乐
2019年7月15日,苏州大学文学院“拒绝谈性羞耻,谈性色变。敢于面对,儿童更好成长——基于性侵现象对性教育与观念的研究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安徽省天长市,为在校小学生开办性教育小课堂,为那里的小…
践行新思想,情暖儿童心
践行新思想,情暖儿童心——风痕·倾风支教活动为弘扬劳动精神,加强青年实践锻炼,全面提升青年劳动教育素养、激发青年对公益事业的热情,鼓励青年学生走进社区,开展一系列宣讲财经、环保知识、普及法律常…
河南学子入乡村,暖心普法在路上
河南新乡8月22日电(通讯员余战江古辰海宋风婉)对于全体人民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能凌驾法律之上。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通讯员张敏赵玲芝李妍)“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水悠悠伴孝情”。7月14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出彩河南人·口述中国梦”庆祝建国70周年大型调研团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村,探访许世友将…
关于沙坎村劳动力短缺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探索
在多日深入调研沙坎村后,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拜访村委会等多种方式,我们发现该村存在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村内劳动力短缺且劳动力素质不高。居住在村子里的村民,以老人小孩为主,绝大多数青年人…
山东理工大学忆“沂”生辉实践队感受沂蒙红色精神下科技的魅力
8月21日,实践队抵达临沂市科技馆,实践选址在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为了调查建国70周年以来所兴起的经济建设产物给予临沂市发展改革的影响。在队长陈奕龙的带领下,队伍来到了科技馆一楼。随着路标的指引,全体实…
河南大学生走访百岁老人 感受壮丽70年
(通讯员杜晶晶杨建华蒲小梅)7月14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出彩河南人•口述中国梦”庆祝建国70周年大型调研团深入新乡市长垣县罗镇屯村开展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是引导村民以口述的方式讲述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