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岛农大教授学子走进淄博周村:种植技术下乡,筑梦乡村振兴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作者:王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想完成这一总要求,切实走好乡村振兴道路,最基础、最需要做的事是要走到农村去,走到农民的身边去,切实为农民解决他们的困惑,进行亲身指导和理论知识的讲解。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由设施专业教授杨延杰和学院团委书记刘燕杰两位指导老师、4名设施专业研究生、4名设施专业本科生组成的10人“蒲公英”乡村振兴小分队,来到了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对当地设施农业发展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和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工作对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

“希望你们可以给予农户们一些技术上的指导,普及一下科学种植的理念,为种植户传经送宝。”南郊镇仇书记表达了他对此次社会实践的殷切期望。实践团队首先到达南郊镇人民政府,与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洽谈与工作对接。

图为实践团队正在与周村相关负责人进行工作对接,了解当地蔬菜生产发展现状。

会议上,周村区团委高书记、南郊镇尹镇长向杨教授和队员介绍了周村区南郊镇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南郊镇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农业方面,周村区南郊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采取政策鼓励、科技引导与资金相结合的措施。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镇上有一些设施大棚和蔬菜园,但农户掌握的技术并不多,在种植大棚作物时经常遇到棘手的问题。”尹镇长告知实践团队。

期间,团队带队老师刘燕杰介绍了团队此行的目的,来到南郊镇是想了解当地的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希望能够对农户的种植技术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并与当地建立长期合作。同时,指导老师杨延杰教授表明,会切实为当地农户提供种植和栽培方面的帮助,助力当地农业发展。

技术指导,深入基层助力发展

杨教授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和设施大棚种植基地,对当地的设施大棚和农作物种植技术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大棚种植现状,并向当地农户现场讲解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大棚的维护的理论知识,切实解决了一些农户在农业种植上遇到的问题。

图为在大棚里,杨延杰教授正在询问农户农作物的生产情况与存在问题。

“大棚里面的温度比较高,但也需要根据大棚里的实际情况来通风换气。”在设施大棚种植区,杨教授一行人详细地向农户讲解了如何提升土壤肥力,如何调控大棚温度,以及如何处理空气中的菌群等种植技术。“尽可能用土肥来增加土壤肥力,不能光靠化肥,土肥里含有的很多养分是化肥所不具备的。”“空气中的菌群,可以用沉淀好的石灰水喷一下。”在考察过程中,农户们将实践队员围了起来,用朴实的语言询问着一些问题,杨教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耐心、专业的解答。

随后,实践团队了解到在几家农户的菜园里,有一种当地的不知名飞虫破坏着菜园里的蔬菜,村民喷洒各种农药也无济于事。实践团队走进菜园进行实地考察,杨教授观察了菜叶的受损情况和害虫的形体特征,随即咨询了研究昆虫的教授专家,给出了农户准确的回答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此外,实践团队先后走进了村民的生菜园和西红柿种植区,关于生菜烂根和西红柿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对村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图为杨延杰教授结合实际生产,针对生菜烂根问题向农户们提出解决方案与生产建议。

实践团队在讲解种植技术的同时,根据农户的种植情况向他们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增产、增收方案。一位村民告知实践团队自家葡萄园里的满地荒草无法清除干净,在查看了村民的葡萄种植情况之后,杨教授提出了“养鹅控草、鹅粪养地”的方案,并向农户讲解了一些注意事项。此种方案不仅可以解决荒草无法清除干净的问题,而且鹅蛋和大白鹅可作为农户的另一种经济收入来源。另外,结合工作和实践经验,杨教授在葡萄施肥、喷药方面给了村民一些建议。

任重道远,筑梦乡村振兴道路

此外,团队成员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分头行动,走进南郊镇的各个村庄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详细了解了南郊镇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在乡村振兴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户缺乏种植技术,种植问题较多;二是农户需要技术指导,学习途径较少;三是农户对相关农业政策了解不深入,宣传力度不足。

图为杨延杰教授和村民们进行深入交流,讲解种植技术。

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农户们提出的问题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发展新农业任重道远,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

此次社会实践,学生跟着老师深入基层,调研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向农户讲解种植技术,并解决了他们在实际情况中遇到的种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当我看到一些村民的种植问题得以解决后脸上的朴实笑容时,我就知道,这次没有白来。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实践结束后,队员圣亚男发表了他的感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5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离别,为了下一次更美的相遇

2019年7月20日,这是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志愿者服务队在隆盛社区的第七天,也是最后的一天,志愿者们一如6天前,早早的来到了社区,孩子们这次每个孩子都来得特……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菀度青心,源留兰香

菀度青心,源留兰香——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离别之际,互道珍重

2019年7月14日至7月20日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扬梦起航”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赶赴綦江区隆盛镇隆盛社区,为隆盛镇的留守儿童们带去一个不一样的暑假。随着经济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忆.初夏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志愿服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志愿服务队前……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影随心动,筑梦未来

影随心动,筑梦未来2019年7月20日,这是“青春飞扬·扬梦起航”志愿服务队三下乡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志愿者们在这最后一天给了孩子们一个惊喜:让大家一起在会议室观影。这次志愿者们推荐的……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初夏 初遇 初离

时间总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随着风儿飞走,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溜走,从志愿者们忙碌的背影后溜走。今天是2019年7月20日,星期六。是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扬梦起航”2……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你们是最好的陪伴

时光如梭,一转眼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在这段时间里,志愿者们挥洒热血,昂首向前。通过这次的三下乡活动,这些热血青年们认识了一群活泼可爱……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梦为由 以爱前行

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以及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文化带下乡,…… 青春飞扬·扬梦起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最新发布

《习近平在厦门(十三)》座谈会及实践总结
(本网讯计信学院王蕊)2019年8月21日,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合肥天立泰暑期实践团队在天立泰公司5楼会议室召开学习《“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习近平在厦门(十三)》座谈会。座…
大太阳阻挡不了我们!
——太阳太大,晕到不行!今天太阳是真的大,可就算是九日同天,也不能消磨我们18级五营28连的训练意志。大家坚持着顶住烈日和中午刚睡醒的疲倦,站在军训场上。当副连长发话时,大家都笑着说:“太阳太大,…
三下乡感悟:易碎梦,离别的验收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一瞬间一个月的支教生活就此画上句号。离别的话挂在嘴边却开不了口,但又不得不说再见。一切恍如做梦一般,梦里我翻山越岭来到你们的世界;梦醒之后,我已然坐上了回家的末班车,渐渐消…
认识自我,畅享欢乐
2019年7月15日,苏州大学文学院“拒绝谈性羞耻,谈性色变。敢于面对,儿童更好成长——基于性侵现象对性教育与观念的研究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安徽省天长市,为在校小学生开办性教育小课堂,为那里的小…
践行新思想,情暖儿童心
践行新思想,情暖儿童心——风痕·倾风支教活动为弘扬劳动精神,加强青年实践锻炼,全面提升青年劳动教育素养、激发青年对公益事业的热情,鼓励青年学生走进社区,开展一系列宣讲财经、环保知识、普及法律常…
河南学子入乡村,暖心普法在路上
河南新乡8月22日电(通讯员余战江古辰海宋风婉)对于全体人民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能凌驾法律之上。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河南大学生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通讯员张敏赵玲芝李妍)“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水悠悠伴孝情”。7月14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出彩河南人·口述中国梦”庆祝建国70周年大型调研团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村,探访许世友将…
关于沙坎村劳动力短缺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探索
在多日深入调研沙坎村后,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拜访村委会等多种方式,我们发现该村存在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村内劳动力短缺且劳动力素质不高。居住在村子里的村民,以老人小孩为主,绝大多数青年人…
山东理工大学忆“沂”生辉实践队感受沂蒙红色精神下科技的魅力
8月21日,实践队抵达临沂市科技馆,实践选址在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为了调查建国70周年以来所兴起的经济建设产物给予临沂市发展改革的影响。在队长陈奕龙的带领下,队伍来到了科技馆一楼。随着路标的指引,全体实…
河南大学生走访百岁老人 感受壮丽70年
(通讯员杜晶晶杨建华蒲小梅)7月14日,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出彩河南人•口述中国梦”庆祝建国70周年大型调研团深入新乡市长垣县罗镇屯村开展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是引导村民以口述的方式讲述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