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的相对论:“爱心之旅”支教队如何赴线上“十年之约”
为了探索后疫情时代高校志愿者团体组织志愿服务的新模式,2020年8月6日,“给我,你的手”暑期实践队第一小组的成员采访了武汉大学“爱心之旅”支教队队长林振。
(线上采访开始)
今年是“爱心之旅”支教队定向服务河南省安阳市东姚镇伯文村的第十个年头。受疫情影响,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十年之约”,志愿者和孩子们只能线上共赴。虽然有学院领导和地方团委的全力支持,但是在组织线上支教活动的过程中,“爱心之旅”团队仍面临诸多挑战:他们需要在招募时间缩水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遴选出志愿者,需要努力化解空间的悬隔给师生交流、团队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需要思考如何有效管理日常教学秩序、对孩子们的学业进行及时督导……虽说“一山放过一山拦”,但毕竟人道有为,终有对策:筛选志愿者时,该有的流程决不马虎,不过紧张、忙碌些罢;鼓励志愿者和孩子在课后说说“悄悄话”,连接起网络海洋上的一个个“孤岛”;定期开展“吐槽大会”,帮助志愿者们纾解“疲乏期”的负面情绪,增强团队凝聚力;灵活运用线上教育新技术,采用“家校合作”模式,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虽然“疫情防控”这一新常态给支教队开展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是它也倒逼整个团队思考如何为传统的支教活动注入新气息。得益于线上形式,今年支教队首次邀请武大教师为伯文村的孩子带来线上心理讲座。“未来,(除了在线直播)我们或许还可以多多录制一些类似的课程,作为教学资源以备线下支教使用”,队长林振如是说。这不仅是一个爱心团队在特殊时期的突围之法,亦属促进教育公平的暖心之举。
不过,有光的地方必然有影。对于支教队来说,当线上教育的种种优势让他们看到提升服务水准的无限可能时,其隐藏在昂贵设备中的高度排他性也扩散了他们面对城乡二元格局时的焦虑情绪。
(线上教育进一步放大城乡差距)
据悉,由于不具备上网课的条件,今年伯文村的部分孩子无法接受线上支教服务。遗憾之余,“爱心之旅”支教队或许更想向自己发问:下一个十年,在缩小城乡差距的道路上,“爱心之旅”团队还能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同样抛向社会。但,沉思往往孕育出路。若赫拉克利特所言不虚,下降的路和上升的路永远是同一条路,那么影子所在的地方,未必不会有光照进来。
文字:张博瑾
图片:周方君 汪康小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5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