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自古以来,牡丹便是洛阳城繁荣昌盛的象征,每年四五月份都会有大量游客前往洛阳一睹国花牡丹的圣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牡丹花期短暂,而唐白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学武先生却创新研制出了“永不凋谢的牡丹花”——牡丹瓷。
为了深入了解唐代白瓷的烧制技艺,领略牡丹瓷的艺术魅力,同时宣传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地区非遗调研队于7月12日前往洛龙区郑村牡丹广场牡丹瓷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当得知这一次的调研主题时,我在网上找了许多相关资料,由于有专门的官方网站,寻找资料并不困难。我了解到牡丹瓷系列精品在2013年便被中国外交部选为中国外交礼品,正式步入国礼行列,馆内大多作品也都曾获得国奖。浏览至此,我不由心生钦佩。
进入博物馆,入目便是各种精致华丽的唐白瓷作品,如“河洛盛世”牡丹瓷系列,一花一叶诉说着中华文明,永不褪色的釉水寓意中国长盛不衰;大红牡丹雍容华贵,缀以寿桃象征健康长寿,整件作品尽显美好祝愿;花王牡丹伴随朝鲜国花木兰,相得益彰,代表的是中朝两国世代友好……每一件作品都有属于它的丰富故事,我想这便是牡丹瓷最大的魅力了吧。
接着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后面的生产车间,见到了牡丹瓷真实的诞生过程。每一件牡丹瓷作品都要经历检素胎、上水、量浓度、捞釉、上釉、干燥、刷釉、清足八大步骤,每一步均需严格把控,精益求精。除此之外,为了使立体牡丹瓷花叶更加形象逼真,手工师傅们会先将真树叶印制在高岭土上,使其脉络清晰可见,而由于真实花瓣极薄,对师傅的要求也就更高——精致与否,直接关乎着牡丹瓷质量的高低。参观至此,不由感叹师傅们高超的技艺和十足的耐心。
然后我们进入了牡丹瓷的素烧车间。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牡丹瓷需要经历反复烧制使温度达到800℃。到这里还不算结束,师傅们需得把成品逐个进行检验,按照标准进行分级,对于正品以上的登记入库,残次品则进行缺陷分析后销毁处理,以保证每件牡丹瓷作品都属精品。也正是因为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李学武牡丹瓷才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好评。
最后,李学武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带领牡丹瓷走向壮大的经历,并强调在当今社会中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深入探索,才能得到长久发展,令我们受益匪浅。我想,正是李老师的这种态度才会制造出牡丹花与唐白瓷完美结合的牡丹瓷,弥补了牡丹花期短暂的遗憾,使其能够永世留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工业水平的提高,手工业的生存空间频频受限。但机器无情人有情,即使流水线的工业生产快速便捷,也代替不了拥有历史内涵和百年传承历史的手工技艺,这是我们应该坚定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最该保护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路漫漫其修远兮”,非遗传承,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29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