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7月26日讯】(通讯员:查成烁 李博雯 刘谢梓豪)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留下的灿烂瑰宝,是凝聚先辈智慧与卓越价值的精神财富。正如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实践第四天,7月26日上午九时,由新媒体艺术学院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雷桐老师远程指导,辅导员刘子涵老师带领9名线下实践队员来到了紫阳县文化馆。
在这里团队成员见到了紫阳县文化馆馆长张媛老师和县老年大学副校长、民歌班教员、县音协秘书长、县民间艺术协会社区工会联合会音乐教师张幅会老师。馆长首先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了文化馆的各处布局陈设,不仅为团队成员展示了紫阳民歌发展的相关影像、档案资料等,还介绍了如剪纸、书法、绘画等其他能与紫阳民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通过馆长的耐心讲解与沟通交流,让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紫阳民歌的发展历程并且感受到了浓烈的艺术氛围。
随后,张幅会老师与实践队员们一同进行座谈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到,老师今年71岁,但他仍然从事紫阳民歌传播工作,常年站在普及群众音乐的一线岗位上,热衷于民歌、快板等艺术作品的创作,其中,创作出《茶歌闹春》、《三上茶山》、《慈安桥赞》等一系列代表作。张老师表示,紫阳民歌来源于人民的劳动生产中,从他的作品中的“汉江”、“紫阳茶”等元素就可以看出,民歌的创作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在热烈而又活跃的座谈氛围中,团队成员积极提问,认真聆听,在对于紫阳民歌的传承认识上更加深入、更加明晰。会后,实践队成员纷纷向张媛馆长与张幅会老师致谢并合影留念。
下午四时,实践队成员再一次来到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欣赏了俏姑子民歌演唱队的5位成员表演并与他们一起进行座谈交流。
据了解,俏姑子民歌演唱队成立于2007年,经过14年的发展壮大,由原先能演出12个节目扩大为68个节目。这群平均年龄50岁,由退休老人所组成的民歌演唱队,截止2019年参加大大小小的演出比赛不计其数,不仅作为县、市里的代表参加陕西省、云南省等多个大型省级赛事并获得奖项,还曾在韩国主办的中日韩民歌大赛中代表中国队斩获金奖。其中,民歌队队长芶详芳老师向实践队员谈到了自己的感受。她表示,自己作为民歌队的一份子,和大家一起参加各种大型赛事,能够为宣传紫阳民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
结束了一天的实践活动,带队老师刘子涵表示,在一天丰富的实践交流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有关于紫阳民歌的知识,为紫阳民歌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在活动中增长了自己的本领与才干,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团队成员李博雯也有自己不一样的感受,她说,自己从与各位民歌老师的交谈中,收获到了紫阳民歌的知识,解答自己心中关于紫阳民歌的问题,同时对紫阳民歌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已经进行了4天的调研与学习,实践队员在与众多民歌老师的交流中不断积累知识、收集信息、记录民歌、主动学唱,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行动,为保护紫阳民歌、研究紫阳民歌、传承紫阳民歌做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与贡献!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陈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2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