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社会实践 | 集风出发赴虬城,齐心共溯小吃源

来源:集美大学集雪虬er实践队 作者:康忆 陈瑞婷 邱泽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实践。7月9日,为深入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经验,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贡献青春力量, “集雪虬er”实践队踏上了赴沙县调研沙县小吃旅游的历史文化的实践旅程。本次实践主要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等途径,以调查沙县小吃旅游、历史文化为重点,结合参观著名景点来探索沙县的旅游业发展新经验与乡村振兴新方法。同时,实践队积极对接沙县资讯网、沙县电视台、集美大学、集外集、集大外院青协等公众号,来营造良好活动宣传氛围,扩大实践影响力。

沙县博物馆——溯沙县前世今生

队员们走进博物馆,来到凝翠阁,跟随着讲解员缓缓前进,只见他从历史沿革讲起,回顾沙县的前世,体味沙县的今生,展望沙县的未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在乡村振兴的致富道路上,在中国梦的号召鼓励中,勤劳勇敢的沙县人民利用本地小吃、文化等优质资源,将沙县打造成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也将沙县小吃带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走出集大,来到沙县,不曾想又邂逅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葆东老师描绘从前沙县商阜盛景的巨作:从瓷器,箭镞到古籍石碑;再从沙县历代名人,到传统技艺,民俗风情……一切风景人情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让队员们不仅感叹张教授绘画功力的深厚,技艺的精湛。

随后队员们拜访了沙县地方志研究室负责人徐勇进主任,主任对队员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队员们带来题为“红色记忆•沙县”的讲座,详细介绍东方军攻战沙县的故事。主任也告诉同学们:他本人从事沙县县志的整理研究,现今沙县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他经常受邀去各地开展讲座。此次拜访,使队员们对沙县的历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沙县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沙县小吃第一村”——探乡村振兴新经验

俞邦村位于沙县夏茂镇北部,距集镇2公里,地处闽中,遍植香樟,是革命老区村。队员们来到俞邦村,同俞邦村的书记和主任进行交谈。书记和主任纷纷谈到:沙县小吃现在作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给村民们带来了较大的收益。村里现在还在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将其作为辅助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村民增收。当谈及俞邦村的未来,书记和主任表示:希望能在促进当地发展的同时,留住更多的年轻人在村子里,争取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足够的钱,尽最大可能减少留守儿童,让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再缺乏父母的陪伴,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温馨且优质的成长环境。

沙县小吃从古时就形成两个流派:夏茂小吃流派与城关小吃流派。而夏茂小吃流派就源于夏茂俞邦村。队员们漫游村内小吃聚落街,和煎艾草烙饼的阿婆亲切交谈,看赤膊大叔亲手打制扁肉肉馅,品鉴独具特色的俞邦烧饼……一切都是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队员们走进夏茂民俗博物馆参观馆内的各色小吃展品,深刻感受十几年来沙县小吃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十几年前,沙县小吃的风靡带动了沙县的繁荣;十几年后的今天,沙县小吃又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它的起源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搭上小吃+文化旅游的致富列车,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夏茂镇俞邦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典范,沙县小吃业主占全村总人口60%,店铺分布全球。村民人均收入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与自身的辛勤经营下稳步提高,为地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沙县小吃从闽中山区走向全国,乃至誉满全球的发展历程,也正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缩影。

从沙县民俗博物馆,到“沙县小吃第一村”石刻,实践队用脚步丈量俞邦村,体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感受乡村振兴的脉动。

沙县小吃文化城——观复古与时尚的完美融合

小吃城以沙县传统的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遵循古朴典雅的设计风格。为纪念唐代沙村县改名为沙县的重大历史时刻,小吃文化城的沙村门楼仿古而制,大气恢宏。队员们在沙村门楼合影留念拉开沙县小吃文化城调研的序幕,穿梭于古典徽派园林建筑之中,走过食物香气弥漫的古朴街道,品尝了种类繁多的沙县名小吃。小吃城内部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复古的外壳下是现代的时尚灵魂,为来沙游客提供一个独具特色、种类齐全的旅游去处。小吃文化城的发展与繁荣为沙县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方法。

队员们来到了三明市沙县区李记酒楼采访合伙人、听取讲解,通过现场的咨询与品尝,了解到沙县小吃的传承与发展,明白如何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以拓宽沙县小吃的产业宽度,同时又保留小吃的精华,不断延申沙县小吃的历史长度。采访中,李记小吃合伙人李贤椿指出:沙县小吃的文创产品,不能脱离沙县小吃的消费群体。要契合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消费习惯,让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创新与文化才是当今主旋律真正倡导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的文创产品努力的方向。

总结

两天时间,队员们深入逐步发展完善的沙县区,参观凝翠阁博物馆,体验当地人文历史,学习当地相关的党史故事;走街串巷,拜访当地有名的小吃店铺,采访小吃技艺人,熟悉民风民俗……在实践的过程中,队员们你深刻感受到沙县人民的淳朴与真诚、热情与好客。沙县小吃手艺者就是其中的典范,他们实说实干,敢拼敢上;扁肉为砖,拌面为瓦,筑起高楼大厦,实现“撤县设区”这一历史性进程,为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提供鲜活范例,为“以富带贫”提供信息桥梁。

实践队号召拥有旅游资源的乡村,根据当地实况以沙县为榜样,打造独一无二的乡村风景,展现中华之多彩模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飞天的梦想从这里启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众多社会实践团队寒假回母校宣讲

为响应高校社会实践号召,感恩母校培养,此次寒假我校开展了回母校宣讲的专项启航行动,鼓励学生组队,寻找高中校友。我们成立了启航行动社会实践小组,前往高中母校举办宣讲活动。高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查看全文 >>

爱心助医 情暖患者心田

为了医疗服务升级,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医疗知识科普爱心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1月13日——2025年2月11日来到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行动。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英才学院查看全文 >>

丝路明珠,青春印记——大学生敦煌文化探寻之旅

简介:在这个寒假之际,我们作为怀揣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限热爱的大学生,踏上了前往敦煌的探寻之旅。敦煌,这座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承载着无数璀璨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著名…… 西安财经大学 西安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与文脉的对话: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探寻港城千年文

站在连云港市博物馆的“千古之谜——藤花落遗址”展厅前,我手中的激光笔在沙盘模型上游走,为参观者讲解四千年前龙山文化先民的生活场景。这个暑假,我和十余名同学以“文明传承使者”……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学子赴淮安周恩来纪念

七月的淮安骄阳似火,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红色足迹寻访”实践团队怀揣赤子之心,跨越时空走进周恩来纪念馆。这座青灰色主馆建筑如巨人般矗立,46级台阶象征着总理光辉的46载革命岁月,……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查看全文 >>

巧手精技焕新机,非遗探索传文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指示。2024年10月28日,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团支部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师范大学“偷得‘茯’生半日闲,采茶助农小分队” 茶韵传千年,非遗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2024年暑假期间,广西师范大学“偷得‘茯’生半日闲,采茶助农小分队”在陕西省咸阳市泾渭茶博园开展了实地考察。该项调查,让青年学…… wangbao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心随“童”行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家里的学习情况与生活状态,7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心相随志愿服务队”在十堰市竹溪县天宝乡开展家访调查。志愿者来到学生家里,在家访过程中进行了拍照、设想、填写访谈记…
华水建筑学院学子探寻红色遗址,重走革命道路之正定古城
保护古城墙,众志正定城——建筑学院“红色遗址保护”暑假实践队正定古城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大门。正定是一座具历史悠久的旅游文化…
【两帮两促】蒲声入荷城,筑梦孩子成长
知与行要相互渗透,不能割裂来看,蒲声江韵义教队组织的“户外小记者”活动在此次义教中充分展现了这个教育理念。在义教过程中,让有意愿成为小记者的孩子们参与培训,学习采访和了解新闻写作;在义教后期,…
就算终有一别 也别辜负相遇
7月18日,新圩之行最后一日。所有的所有,都将变成这段旅程的最后一次。八天的时间,相互之间的鼓励,彼此给予的温暖……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都会成为彼此心中都难以遗忘的珍宝,化作未来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
新文化运动——旧世界皆成朽木 新青年正立潮头
新文化运动——旧世界皆成朽木新青年正立潮头这是阵痛里的选择,也是生命裂变的一次涅槃,历史给了中国人一次重新选择自我的机会,而诸多思想者的登台,恰是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新文化运动的诞生,是中华民…
走进古镇博望 感知历史人文
2021年8月10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方言,团队成员来到马鞍山市博望区调研和采录方言词条,探寻当地的风俗人情和人文历史。在正式开始方言语录采录前通过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的介绍,成员对博望有了更加深入…
特色课程下乡村,爱国情义种于心
“一!二!三!四!”一句句稚嫩的口号声响彻天空。“向左转……向右转……”伴随着口令声,小朋友们的完成了停止间转法的练习。佛山市高明区南洲村的小朋友们将迎来不一样的一周,是与学校课程完全不同的教…
推广普通话,凝聚晴朗梦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
华水建筑学院学子探寻红色遗址,重走革命道路
全力准备,整装待发——建筑学院“红色遗址保护”暑假实践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7月1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筑’党史,寻足迹-西柏坡红色遗址修复与保护实践队前往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开…
曲园三下乡:聚焦农村村委换届,服务农村和谐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习近平书记也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同时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也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