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非遗,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传统的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是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彰显文化身份的依据。当今社会人们利用科技手段帮助保护发扬非遗文化,让其长存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为了探寻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学生会“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破浪大队于2022年7月14日到访张家港市沙洲社区,与非遗民俗文化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
聆听讲解,文化长存
七月的张家港,烈日炎炎,蝉声阵阵,破浪大队成员于7月14日上午到达沙洲社区邻里港湾,一并到场的还有社区工作人员以及跟随家长的社区青少年们。本次活动中,团队成员携手社区工作人员,帮助社区青少年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民间工艺,激发其探究兴趣,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做好家乡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活动初始,实践团队邀请了张家港博物馆的专业讲解员,带领在场所有人进行了一次张家港民俗文化的溯源。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从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为生存奋斗,至古时重教兴学,张家港无数学子涌现,鹿苑钱氏一门九进士美名传扬,到如今张家港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文明之花开满张家港的大街小巷,千年流淌的历史长河之中,张家港人勤劳朴实,不懈奋斗,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还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成就。生动有趣的讲解引人入胜,成员们仿佛看见张家港这个美丽的城市化作巨人,踏着历史的海浪逆流而上,缓步来到成员们的面前。这场讲解无疑是有效的,当团队成员向社区的孩子们发起提问,如:听过讲解,孩子们知道张家港的非遗文化有哪些吗?之类的问题,孩子们也能踊跃发言,给出河阳山歌、金村庙会等等答案。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都给出了鼓励的掌声。
手工制作,体验非遗
实践团队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为到场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份小惊喜——非遗手工制作材料包。收到惊喜的孩子们显得格外激动,迫不及待的拆开包装,观察着每一个小配件。实践小队安排了一位同学为孩子们进行讲解,孩子们也很认真的听讲。随后在成员们的帮助下,孩子们开始了非遗手工制作。制作的人物多种多样,如包拯、孙悟空、猪八戒等等,成员们为孩子耐心介绍着他们手中的人物,讲述人物背后的故事与精神。通过带领孩子们体验非遗手工制作,进一步帮助他们激发了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非遗之美,了解到家乡的历史文化,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成员们也因此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纷纷表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要多多参与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活动,帮助更多的人树立非遗文化意识,为推进非遗文化发展添砖加瓦。
深入群众,了解民意
在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围绕张家港传统民俗与非遗文化对社区居民进行了系列采访。居民们纷纷表示,很多在他们小时候甚至更早还存在的一些节日习俗都在渐渐消失,很多传统文化当今的小孩子都不太了解。成员们也了解到,当代青年很多都追求潮流,忽略了中国本土的文化。通过采访,成员们也有了自己的思考。饮水思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它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历史的脚印,而地方民俗文化与非遗更是彰显了地域特色,是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更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深入学习张家港传统民俗与非遗文化,向社区居民宣扬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更加明确了日后在发扬传统文化上的目标与方向。成员们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扛起时代的重担,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梦,推进传统民俗文化与非遗传承再次走进千家万户。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矛盾,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成为帮助宣扬民俗文化与非遗的助推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深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82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