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王思涵

安徽学子三下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7月14日电(通讯员王思涵)为回顾历史,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者。7月10日上午,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塑魂鉴史,悲痛无声

实践小队初入场内,便见到一组记录历史的雕塑,这一组大型群雕真实记录了大屠杀中南京市民“家破人亡”的惨烈,呈现了手无寸铁平民的悲惨经历。其中

主雕塑《家破人亡》表现出失去孩子的母亲怀抱孩子仰天长啸的悲痛形象,据悉,该雕塑高12.13米,表示1937年12月13日日军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整个组雕,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却生动形象且极具表现力地反映出破碎的祖国河山,被凌辱的冤魂。实践小队带着这样的震撼,开始缓缓移步至纪念馆的大门。

图为纪念馆外的雕塑《家破人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涵 摄

以泪铸馆,以血成诗

馆内没有过多明亮的灯光,参观者均沉默不语,氛围沉郁压抑,整个展馆以实景展示日军攻破南京的经过。千万遇难者的面容与姓名悬于墙上泣诉当年日军的罪行,后人将其记录成册供人翻阅悼念。四周墙壁上挂着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士的照片,他们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时刻提醒着后人不要忘记他们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出的生命。展馆其中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遗物陈列室”,展示了大量受害者的个人物品,让人触目惊心。这些物品有些是当时遇难者的遗物,有些是后人捐赠,都是历史的见证,让人深感战争的残酷和珍惜和平的重要。日本人曾经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可是在史料陈列馆里,可谓是证据确凿。馆内以照片、实物、影像、名人信件、侵华日军回忆录等详实的史料证据清楚地展现了侵华日军馨竹难书的罪行。

图为展馆内标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涵 摄

万人泣诉,白骨横陈

南京大屠杀江东门“万人坑”遗址,在这个只有40平方米的坡地上,挖掘出了208具死难者遗骸。可鉴定年龄的有120具,其中,儿童遗骨就达到了32具,最小的只有3岁。整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建在白骨堆上。有资料证实,这个万人坑周围,共埋尸达28730具。今天,人们只能从这40平方米的白骨堆中,窥见昔日那惨绝人寰的一幕。通过参观“万人坑”展览,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战争不仅仅是死亡和痛苦,它更是对人性的毁灭和摧残。一具具苍白干枯瘦小的白骨,一段段残忍而真实的描述,后人深深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惨和无助。

冥思悼念,珍爱和平

纪念馆设有和平广场和和平钟,和平广场上有大量的和平标语和雕塑,象征着反战、珍惜和平的主题。和平钟每天中午12点整会鸣响一分钟,作为对历史遇难者的悼念,也是呼吁珍爱和平的象征。广场内有一座长达一百六十米的水池,由黑色的花岗岩铺面,平静安宁的水面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冥思厅与胜利之墙投影在水面上,时刻提醒人们“以史为鉴,昭示未来”。实践小队在和平广场合影留念,更加保持警醒和珍视和平。

图为和平广场处实践小队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涵 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此次参观,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和平使命与重任,并表示要努力将伟大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为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贡献青年力量。在这次实践中,实践队员对历史演变的实质和理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时刻警醒和珍视和平,珍爱这未必白头的和平时代。历史是人类不断懂得的过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让人们千万抹不去的伤痛时刻铭记历史。

南京城的不绝哀嚎已随风逝去,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还在。80年过去,侵略者的枪声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但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为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否认!本次深入地实践学习,成员们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不能满足于当前安逸的生活,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0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治 + 本土文化”共融:泰州东街社区开启烟花条例普法新篇

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泰州市海陵区东街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守年俗·讲法治——烟花爆竹背后的文化与法律对话”主题普法讲座在此热烈……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赏泰州景,悟法治情——地方性法规宣传走进景区

近日,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泰州迎来了八方游客。与此同时,“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也抓住这一契机,巧妙地将地方性法规宣传融入市区各大景区,让游……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有早茶,法润万家——《泰州市标准化条例》宣传走进早茶博物馆

近日,在泰州这座充满人文底蕴的城市,“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创新举措,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早茶文化为依托,深入开展《泰州市标准化条例》宣……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有法韵:盐税传承中开启兴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普法之旅》

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之旅,将盐税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深度融合,为泰州市法治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护水乡垛田,弘扬农耕文化”——《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宣传走进兴化

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前往兴化千垛镇,围绕垛田文化与《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同时在千垛景区面向游客同步推进,助力法治理念深……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润旅途,畅行泰州”:普法宣传点亮客运南站

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泰州客运汽车南站,面向广大旅客开展《泰州市标准化条例》与《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普法宣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旅……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润童心,守护江海”——泰州市实验小学普法活动纪实

3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普法活动在泰州市实验小学热烈展开,“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走进六年级11班,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兼具趣味与知识深度的法治……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市法规“乡音”传,社区情景剧“法韵”流

泰州市法规“乡音”传,社区情景剧“法韵”流在法治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的当下,让法律法规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全民遵循的行为准则至关重要。近日,“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 罗心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 志愿活动落幕,青春力量融入社区

本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圆满收官。此活动吸引了大批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志愿者踊跃…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

茂秦讲坛第十九期:郝润华教授谈《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

2025年4月8日,受文学院邀请,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郝润华教授在c125举办题为《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

最新发布

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云”宣传,传播正能量,传播家乡文化
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正能量。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切身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7月16日河南科技学院“‘云宣传’,传播正能量”活动正式开始。团队成员走进自己的家乡,记录家乡的传统文…
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 学习优秀文化,感悟“两个结合
为深入调研地方优秀文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讲话精神,7月1日-3日,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前往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宁远县文化…
人们对健康习惯、饮食习惯、运动和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
曲园学子“三下乡”调查结果:人们对健康习惯、饮食习惯、运动和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2023年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千里归鸿志愿服务队走进泰安市岱岳区辛家庄展开调研工作。调研发现人们对健…
主题教育乡村行,情系甘凉助农兴
为了加强学校与基层党支部交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7月17日至7月19日,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赤子丹心,筑梦甘凉”团队深入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开展“三下乡”实践调…
中医养生之道:学习八段锦,呵护身心健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来到武汉江夏区五里街青少年暑假托管中心为这里的同学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课程。而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中医健康养生,学习八段锦,感受传统中医的魅力。中医健康…
打造生活美丽、生态美丽、精神美丽的新型“美丽乡村”
2023年7月17日至19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23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扎根乡村沃野,擎画振兴蓝图”实地调研项目,实践团成员分别来到了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的星火村,石砭峪新村和西尧村,了…
湖南学子“三下乡”:防溺水守护生命,让夏日更安全!
湖南学子“三下乡”:防溺水守护生命,让夏日更安全!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夏季游泳成为了人们消暑的首选活动。然而,与此同时,溺水事故也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提高儿童对溺水事故…
凝心铸魂,冯玉祥将军的人格华章
回望中国共产党成立,数不尽的共产党员将爱党融入血肉,将爱国刻在脊梁,为了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了解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光荣事迹。7月1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千里归鸿”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抵达泰安普照寺中…
童心筑梦想 ,支教向未来
中国青年网张家界7月7日电(通讯员殷海欣)为拓宽乡村乡村儿童视野,了解真实乡村情况,践行“三下乡”精神。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支教向未来”团队于7月7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六耳口…
湖北学子三下乡:协温暖与你共行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18日电(通讯员覃娄鑫)用奉献诠释赤诚向党,驻足新农村建设,振兴乡村教育,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镇展开志愿活动。在活动中,队员们每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