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炎夏日,我有幸加入了“茵茵绿芽,国学风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与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孩子们带去国学文化知识的甘露,让这份千年的智慧之光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回望这段实践经历,心中涌动的不仅是汗水与疲惫的交织,更多的是感动、成长与深刻的实践感悟。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团队进行了周密的筹备工作。我们精心挑选了适合孩子们年龄段的国学内容,从《西游记》的经典片段讲解,到古诗词中的智慧故事,再到剪纸、国画等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兴趣点,感受到国学的魅力。同时,我们也考虑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希望通过故事讲述、互动问答、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图为实践成员与小朋友一起制作小灯笼。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鑫玥 摄)
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讲解的便是古诗《鸟鸣涧》。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鸟鸣涧》中的意境,我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PPT展示了春夜山林的图片,引导孩子们用眼睛去“看”诗中的景象,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接着,我播放了轻柔的古筝曲,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耳朵去“听”诗中的声音,想象桂花轻轻飘落、山鸟偶尔鸣叫的场景。 在正式讲解诗句时,我采用了故事化的方式,将每一句诗都编织成一个个小故事。比如,“人闲桂花落”,我讲述了一位悠闲的诗人,在春日的夜晚,静静地坐在庭院中,享受着桂花随风飘落的清香;“夜静春山空”,则引导孩子们想象一座空旷的春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神秘。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不仅记住了诗句,更理解了诗句背后的意境和情感。 在讲解过程中,我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我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你们觉得诗人为什么会感到‘人闲’呢?”“如果你们是诗人,会听到哪些声音呢?”这些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此外,我还组织了一场小小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分别扮演诗人、桂花、山鸟等角色,通过表演来体验诗中的情境。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图为实践成员为孩子们讲解古诗。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林雨婷 摄)
通过这次为孩子们讲解《鸟鸣涧》的实践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学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国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和历史的记载,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情感的寄托。它教会我们如何去感受自然、理解人生、追求真善美。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与责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或文化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汲取到更多的精神养分。
此外,这次实践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孩子们的世界和他们的需求。他们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和想象力,这正是我们需要保护和激发的宝贵品质。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甚至在课后还主动找我请教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信自己从事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图为实践成员与孩子们的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鑫玥 摄)
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与弘扬国学文化的行列中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桥梁,让国学文化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爱去传递,就一定能够让国学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 付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