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乡村法律普及实际情况,倾听村民实际法律困惑,推动乡村普法进展。2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 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朝城镇三义庙村开展法律普及情况社会调查,以期为当地村民唤醒权利意识,推进法制乡村建设。
梳理资源,聚焦重点
乡村普法可助力乡村治理,将法治思维融入乡村治理,提升治理效能。进而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增强村民法律意识,让村民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深层次培育文明乡风,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队员首先进行了乡村基层法律知识搜集,并对三义庙村之前普法事例进行了基本了解,整理出较为充分的法律知识问卷。并对三义庙村村民接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类,选出较有代表性的村民进行调研。在对三义庙过往普法案例调研中,实践队员发现,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普法,连续出台相关法律文献,对于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通知,更是明确指出发挥基层普法阵地作用。近十年,三义庙村法律宣讲,表演活动层出不穷,这就使得村民受骗案件日益缩减,村委会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是正确的,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图为实践队员在家中进行资源整理。
调研实情,深入百姓
因此实践队员前往农户家中对村民法律了解情况展开调查。经调查得知,三义庙村村委重视乡村法律宣传,大部分村民了解虽不深入,但对法律有基础认识,主要了解的是耕地相关法律内容。实践队员调查的9户村民,无论是以商品出售为主的商户,还是以土地为生的农户都对土地经营权的出租,转包,互换等相关法律规定有较清楚认知。虽然少数村民对宅基地继承,及夫妻共同财务方面存在认知盲区,但总体情况是村民能合理认清自身责任与义务,信任法律,能够选择法律武器来对抗不正确待遇。
实践队员还了解到,部分村民平日还会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法律知识学习,了解政策法规。村民不仅对“免费领鸡蛋,洗衣粉“有了解,甚至几位村民对对“庞氏骗局“”低息贷款“也有独到见解。在了解过程中,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国家重视基层法制宣传工作,村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法制动力。
送法进乡,启迪乡亲
实践队员决定通过宣讲来进一步增加三义庙村村民对法律的认知情况,尤其是村民薄弱但必不可少的方面,如宅基地继承。村民都知晓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区别,但在实践队员的宣讲中,村民更深一步的了解到不同身份继承人的继承规定,在宣讲结束后,实践队员还帮助了村民解疑答惑。在完成乡村普法工作后,收获村民们的诚挚感谢,体现了对实践队员的极大认可。这份认可让实践队员满心温暖,也深感责任重大。实践队员深知普法之路任重道远,未来定会继续秉持初心,持续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助力乡村法治建设稳步前行。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答疑解惑。
此次乡村普法情况调研,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对村庄过往活动,村民 认知情况调查及法治宣讲,不仅体现出三义庙村法律普及情况,也揭示了国家乡村振兴法治建设蹄疾步稳,迈向新征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